聚焦“小切口” 优化“大环境”
——平和法院让法治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最优引擎
□记者 洪凌霄 福建长安网记者 袁伟婧 通讯员 周晓彬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怎样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如何让法治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最优引擎?平和法院给出了标准答案——
立足审判执行主业,从司法护企、惠企、安企的目标出发开展工作,为平和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贡献司法力量。
司法护企——
“跟进式”部署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提三效”行动部署及《福建省营商环境创新改革行动计划》,平和法院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分别出台《关于司法服务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的十项举措》《开展落实“三提三效”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助力优化平和营商环境建设。
该院领导带领民庭、执行局干警,深入辖区开展“千名执行干警进千企”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答疑解惑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自《民法典》施行以来,平和法院院领导、民事审判庭法官分别深入平和工业园区及全县重点企业,开展送法进企宣传活动。此外,还在工业园区管委会挂牌成立“法官工作室”,及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确保企业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的保护。
2022年,平和法院法官共深入全县1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66次走访调研活动,为企业化解纠纷矛盾300余起,现场征集企业对法院的工作意见18条。
司法惠企——
“立体式”优化诉讼
“你们办案,我们放心!”2022年8月,南靖县一企业负责人来到平和法院,将一面题着“秉公办案 廉洁高效”的锦旗送给经办法官,点赞法院办案公正高效。原来,该企业与一家平和县企业因合同纠纷来到平和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最终在法院的调解下,还未开庭,这个“结”就解了。
“对于企业,案件走诉讼程序合理合法。但从企业涉诉风险和诉讼成本出发,长远看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采取调解速裁的方式,将纠纷解决于诉前,无疑是对企业最有利的。”平和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高长江说。
平和法院在立案庭开设企业司法服务“绿色通道”,通过繁简分流方式,将涉企业案件优先划归速裁中心进行调解。在一起涉企业的群体性劳动纠纷案件中,立案庭法官通过开辟立案“绿色通道”,采取诉前调解方式,平息了一场群体性案件。
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开展,平和法院不断优化“一站式”立案服务体系,开辟网上立案、跨域立案、24小时立案等诉讼服务。对于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该院进一步延伸“绿色通道”,推行网上阅卷,设立“全域智慧诉非联动平台”,提供网上开庭等“立体化”诉讼模式,让诉讼更便捷、审理更高效。
据统计,2022年,平和法院共受理网上立案1238件,跨域立案10件,网上阅卷535次,网上开庭32件,通过诉前调解涉企案件28件,为企业节约诉讼费29321元。
司法安企——
“暖心式”精准服务
“感谢法院公正高效的审理,我们才能顺利开工!”当法官回访一家涉诉生物科技企业时,企业负责人紧紧握住法官的手道谢。
此前,该企业因涉及厂房施工合同纠纷来到法院求助。为化解纠纷,让企业在平和安心生产经营,平和法院立即启动府院联动机制,联合政府住建部门协调施工企业,以最快速度促成双方和解。
2022年伊始,平和法院积极促成平营商一号文件《关于建立企业破产工作府院联动机制的意见》。同时,召开“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指标专班工作推进会,在全县范围内提高府院联动效率,提升指标指数。
针对重点项目企业,平和法院在企业挂牌成立法官联络点,打造重点项目全链条司法服务机制。针对涉银行金融纠纷企业,平和法院提供“两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调解+第三方司法确认+速裁”的方式,化解涉企业金融纠纷,甚至通过协调银行提供“金融转贷”服务,帮助企业周转资金,渡过难关。针对涉执行案件企业,法院采取“活封”“活扣”固定资产的善意执行方式,既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利,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影响,让企业“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