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太仓港区(浮桥镇)在深化平安建设过程中,坚持区镇一体统筹推进,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体系,从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这个角度破题,逐步形成平安联创、矛盾联调、问题联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平安建设有了“源头活水”
“我们村基本上没有治安案件发生,矛盾纠纷一般在村里就能得到化解,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大大提升。”浮桥镇马北村负责人自豪地说。
马北村位于浮桥镇东南端,过去村里外来人口较多,矛盾频出、案件多发,而现在村容村貌大大改观,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这样的改变,得益于村里推行的“平安+志愿”群众参与治安防控新模式。在浮桥镇平安办的指导下,马北村组建了平安志愿巡控力量,由群众、志愿者担当“平安监督员”,村包片干部、村民组长、中心户长、老党员等人员也参与进来,形成平安巡控合力。
在浮桥镇其他村社区,村民们也都享受着平安志愿服务带来的益处。“我们组建了戚浦社区平安志愿服务队,成员多是社区里的‘五老’以及热心的居民,志愿服务内容涵盖基层事务的多个方面。”戚浦社区综治干部后淳介绍说,社区在志愿服务类别中专门设置了“平安建设类”,引导群众参与治安管理、风险排查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治安防控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群防群治力量开展联户联防、邻里守望等“平安守护”活动。
平安志愿者行走在浮桥镇25个村(社区)的角角落落,化身移动“广播站”。过去一年,浮桥镇累计发动2000余名平安志愿者以及1万余名辖区群众参与到群防群治工作中,在常态化扫黑除恶、打击养老诈骗宣传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走访人员5000余次,发现问题线索600余件,均已落实处理。
打造矛盾多元化解“新格局”
“我们这里很多人不文明遛狗,给孩子们安全造成隐患。”“邻居李大妈家里前几天吵架吵得很凶,可能是因为老两口赡养的问题,一家人没有商量好。”……群众积极反映情况,信息员认真记录,并及时将“大事小情”分流给调解员,调解员逐一给予妥善解决。这是日前发生在浮桥镇新城花园社区里的一幕。
浮桥镇在全镇各村社区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并将矛调中心建设与综治中心、心理服务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等阵地融合,不搞重复建设、不流于形式、不铺张浪费,不仅方便群众反映矛盾纠纷,更有利于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
在调解员的选聘上,浮桥镇注重发挥平安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的作用,同时将乡贤等热心公益事业、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整合到调解员队伍中来。信息员每天在中心倾听百姓说事,村(居)调解员每天到中心排查走访,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和预警上报,对一般性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处理,对重大纠纷隐患第一时间上报和做好稳控处理,确保信息能够发现得了、收集得到、处理得好、上报得准。
筑牢防范诈骗“防火墙”
“真的是太谢谢你们了,我原来也只是想赚点外快补贴家用,如果被骗了那真是弄巧成拙了,到时候全家的生活都会受影响,还好你们及时劝阻我。”日前,辖区居民赵女士不断向浏家港派出所民警表示感谢。
近日,浏家港派出所接到苏州市反诈中心预警指令,辖区居民赵女士极有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接到工作指令,处警民警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联系了赵女士,浏家港派出所民警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说,成功将深陷网络投资诈骗套路的赵女士“唤醒”,为其保住了2万余元血汗钱。
浮桥镇创新运用防范诈骗“333”工作法,即三个纳入:把“无诈”建设纳入全镇平安创建工作总体部署,同安排、同推动、同落实;把“无诈”建设纳入全镇村社区平安创建工作考核指标;把“无诈”创建工作纳入财政预算。三类机制:建立反诈工作领导机制;建立反诈宣传引导机制;建立排查诈骗线索预警机制。三项举措:以“宣”为本、以“帮”为主、以“防”为基。通过“333”组合拳,全力筑牢防范诈骗“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