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企业今年的研发产出情况如何?”“科研扶持资金的拨付是否及时?”“县里派遣的驻点干部在工作中是否有吃拿卡要的现象?”……
近日,由常山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巡察办、财政、发改等部门组建的“飞地”联动督查组赴慈溪市环杭州湾智能产业园,对常山—慈溪“科创飞地”工作落实、资金拨付使用效益和选派干部作风进行实地走访监督。
山海协作“飞地”是省委在新时代深化“八八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鼓励山区26县到省内其他地区开展异地投资建设经济实体。近年来,常山与杭州拱墅、宁波慈溪等地在山海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迈向合作“深水区”,陆续建成“消薄飞地”“产业飞地”“科创飞地”,县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围绕“飞地”高质量发展,常山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建立“1+N”联动监督模式,即由纪委监委联合县发改局等相关部门组建1支“飞地”联动督查组,N个派驻机构嵌入监督,下沉县招商投资促进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定期对各类“飞地”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体检”。
因“飞地”监督点多线长,为避免出现监督泛化局面,该县纪委监委结合本地实情,聚焦“飞地”项目推进、资金使用、制度建设、干部管理等监督重点,制定监督任务清单、列明监督事项,并将监督任务“点对点”派单给相应派驻纪检监察组。委机关统筹协调、派驻纪检监察组动态跟进,联动督查组每年两次定期前往慈溪、拱墅等地,通过现场查阅资料、听取汇报、走访座谈、实地检查、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县在外消薄、产业、科创等“飞地”情况开展调研监督,切实掌握“飞地”底数、了解实情,推动“扣紧”责任链条。
“此前提出的常山—慈溪‘科创飞地’选址偏缓问题目前已经完成整改,目前两地就‘飞地’定位、场地选择、运营模式等已形成一致意见。”“由省发改委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产业飞地’建设补助资金使用分配方案初稿已经拟定,目前正在送审阶段。”
为动态掌握发现问题整改进展,常山县纪委监委还建立“每半月一报告”制度,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围绕问题整改情况,每半月向派驻纪检监察组进行报告。派驻纪检监察组结合报告情况开展综合分析研判,督促相关单位完善内部监管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在监督推动下,相关牵头单位已建立《“飞地”联席会议制度》《补助资金绩效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实现“飞地”工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此外,为加强对“飞地”挂职干部、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该县纪委监委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利用“云监督”方式对“飞地”建设项目进行视频连线,实时远程监督项目进展情况。
“下一步,我们将与拱墅、慈溪两地纪委监委积极开展‘飞地’跨地域监督合作,搭建‘飞地监督平台’。”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通过建立跨区域组织协调、精准对接机制,探索开展“飞地”双方共同对项目提出、评估、招投标、监理、验收等各环节全过程监控,把横跨“山”与“海”的“飞地”监督工作真正“融”一起、“联”起来。
(常山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