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百态 > 太原检察能动履职护佑汾酒品牌

太原检察能动履职护佑汾酒品牌

发布时间:2023-06-04 来源: 山西长安网 作者:佚名

  5.1.png

  作为中国传统名酒,山西汾酒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也让许多不法分子打起了歪主意。

  “近年来,太原市检察院强化知识产权区域协同保护,依法能动履职,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溯源治理,护佑汾酒品牌,取得了积极成效。”太原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红彬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把好脉

  “打击假冒汾酒,护佑汾酒品牌,首先要把好脉,找到病灶,才能开方下药。”太原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晓燕说。

  为此,太原市检察院调研梳理2020年至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受理的侵犯汾酒品牌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发现,3年来,侵犯汾酒品牌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且2022年案件量比过去两年案件量总和还多。

  李晓燕说,侵权行为呈现3个特点,一是制假窝点藏匿于农村或者城市偏僻区域,侵权行为更加隐蔽。二是汾酒生产地区相关人员为主要犯罪群体,占全部涉罪人员六成以上,已形成制假售假灰色产业链。三是快递物流管控不严,部分快递从业人员参与犯罪。

  “针对汾酒品牌的侵权行为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汾酒原产地吕梁是假冒汾酒的源头,而太原则是省内假冒汾酒的最大集散市场。”李晓燕说。

  下猛药

  尖草坪区一小院,堆满了成箱的红盖汾及散装白酒。这便是胡某良“生产”汾酒的小作坊。

  2021年3月,胡某良与妻子朱某、儿子胡某,在小院内用红盖汾及散装白酒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灌装,再贴上标牌、标识,“生产”汾酒。之后通过物流销往湖北、河北、山东、宁夏等地。案发后,警方现场查获假冒汾酒价值共计10万余元,另外还查出胡某良销售假冒汾酒近7万元。

  尖草坪区人民检察院受理此案后依法提出量刑建议,同时提出从业禁止,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内或刑罚执行完毕后3年内从事酒类行业经营。

  针对本案中发现的寄递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检察机关联合公安机关、邮政部门在全省首创签署《关于建立寄递可疑涉案物品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对三方单位尤其是寄递行业的一线从业人员提出要求。之后,寄递部门对发现的20余次可疑涉案物品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了报告。

  “保护汾酒品牌需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猛药去疴。”太原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市院知识产权办主任潘剑平告诉记者,为此,检察机关主动作为,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制定《太原市打击食品药品、假冒侵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工作机制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协调联动的若干意见(试行)》等多项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关口前移。

  此外,针对太原地区假冒汾酒侵权工作形势,检察机关邀请汾酒公司“打假办”工作人员列席联席会议,共同分析研判,将汾酒公司自身“打假”的灵活性与市场监管、公安机关的执法优势以及检察机关引导案件办理的业务特长有机结合,有效增强了汾酒侵权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

  去病根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着力清除假冒汾酒产业生态链。要对汾酒集团所在地周围的假冒汾酒产业进行深入摸排,对涉及假冒汾酒生产、销售的重点区域加强清理整顿……”

  这是记者在太原市检察院看到的一份关于侵犯汾酒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调研报告中针对当前侵权形势提出的意见建议。此报告的出台凝聚着太原、吕梁两地检察机关的心血。

  为从根本上遏制侵权行为,太原市检察院主动加强与吕梁市人民检察院沟通协调,共同调研,对假冒汾酒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进行全面分析研判,依托山西检察汾酒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动完善汾酒保护检察共建,形成跨区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力。

  两地检察机关积极对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教育引导当地酒类从业人员提高法治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并建议汾酒公司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规范生产、销售内部治理,完善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机制,减少制假隐患。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统筹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强化对知识产权综合性、多层次、全方位司法保护,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建立高效畅通工作机制,增强打击假冒侵权合力,堵塞行业漏洞,为护佑汾酒品牌作出积极贡献。”李晓燕说。

  来源:晋阳剑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www.sxpeace.gov.cn/article/5d099716e7a240c38649bc9e054758e0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