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天早上,公安河北分局望海楼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其11岁的儿子负气离家出走。值班所长李永毅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民警分头展开查找。经过线上线下几个小组共同努力,仅用76分钟就找回了出走的孩子,将其安全送回家中。
“现在不管是接处警还是办案,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背后有了‘警务协同’这个坚实的‘靠山’。”望海楼派出所情报指挥室民警张剑利介绍说,派出所充分利用大数据实战中心提供的信息,分析研判后实时推送给街面巡逻警力,有效提升了警务工作效能。
近年来,公安河北分局围绕基层所想、群众所需、未来所向,全力打造“四个中心”联合作战、“四个战区”联动打击、“四个防区”联勤防控的警务运行体系,以机制创新提高警务效能,以体系变革重塑治理格局,在数据中寻找“平安密码”,以警务协同促进高效处置,“多元共治”构筑全民安全屏障。
“派出所的工作效率真是太高了,感谢你们!”拿到失而复得的手机,报警人对民警一再表示感谢。
近日,公安河北分局鸿顺里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天津之眼”摩天轮附近有游客手机被盗。接报后,民警迅速赶往现场了解情况。报警人称,其在海河亲水平台坐着休息时,将价值1万余元的手机放在身边,结果被偷了。
因案发地属于旅游景区,游客密度大且流动性强,调查走访的难度很大。鸿顺里派出所值班所长冯磊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根据失主提供的情况,调集图侦、刑侦民警以及该防区精干警力开展分析研判,最终将嫌疑人成功抓获,追回了被盗的手机。
快速破案,得益于公安河北分局建立的防区警力网格化机制。
鸿顺里派出所民警高跃鸫介绍说:“我们派出所划分为4个防区,由带班所长任防区负责人,社区警长、民警,治安警长、民警,加上刑侦探长、探员,形成‘小战斗单元+多警种联动’的工作模式。防区内发生警情,由防区负责人统一协调指挥。对于一般纠纷,指派社区民警出警调解;比较复杂的纠纷,由治安民警协助处理;如遇刑事案件,由社区民警利用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开展走访、提供线索,治安民警和刑事办案队同步跟进。另外,对于疑难案件,可以通过警务协同软件,获得市局、分局两级技术侦查部门、法制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防区警力与社区网格员对接,遇到邻里纠纷类警情,社区民警牵头召集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居委会办事人员以及楼栋长,形成调解合力,会商解决纠纷。”高跃鸫说。
强抓基层,筑牢基础。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过程中,派出所是平安建设的重要堡垒。公安河北分局着力突出派出所“主防”职能,大力推进警网协同,发动街道、居委会、网格员及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合力维护辖区平安。
“天津之眼”附近,公安河北分局退休民警穆瑞利带领义警队往来巡逻,热情服务游客;在何兴庄警务站门前,建昌道派出所社区警务队联合义警队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少先队员利用课余时间加入,成为“反诈小卫士”;在水明里社区,网格员与社区民警联合调解邻里纠纷,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前不久,新开河派出所接到指令:某小区有孩子走失。接报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通过调取小区内部及周边监控视频,判断孩子还在小区内。值班副所长韩磊与支援警力赶到小区,会同物业、居委会和群防群治力量,在小区内展开查找。经多方努力,很快在小区负二层的地下车库找到了孩子。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通过多警联动、警网融合,有效提升了警情处置效率,为群众带来了更多安全感。公安河北分局将持续深化警务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大数据应用新生态,不断提升合成作战“时、度、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奋力书写新时代平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