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矛盾,找刚林”,
在太原市清徐县春苑社区,
这句话常被居民挂在嘴边。
他们嘴里称呼的“刚林”名叫王刚林,
是春苑社区支部副书记、人民调解员,
从事社区工作10余年。
日常工作中,他左手马扎、右手茶杯,
茶香暖人、情理服人,
在谈笑风生中将居民的矛盾纠纷一一化解。
“这水费问题你管不管呢,不管我就再也不交了……”
“大娘,您就放心吧,我们一定给您解决好……”近日,王刚林接到春光路物资局宿舍一名住户的电话。
和面需先将面团掰开,正如化解矛盾要“掰开”问题,客观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了解纠纷情况,王刚林首先到春光路物资局宿舍,发现这是一个老旧小区,多年来因管道老化等原因院内自来水管道漏水严重,院内居民因共用水表水费分摊不均引发矛盾,拖欠水费造成停水,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了解情况后,王刚林“揉”为化简,抽丝剥茧,“推开揉透”,化繁为简,挨家挨户走访了解住户的矛盾点及主要诉求。随后,王刚林向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仔细咨询,了解管道、水表的安装流程、费用等事宜,“调”为析利,为深陷纠纷难辨缓急、容易做出错误判断的小区群众分析利弊,帮助抉择。做好前期工作后,王刚林牵头联系自来水公司,组织院内居民多次协商讨论,将双方如面与水一般进行掺合、搅拌与搓揉之后,最终成为混合均匀的“面团”,“和”为和谐,达到化解矛盾纠纷的目的,成功完成了“一户一表”的改造。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王刚林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基层经验。在多年工作中,他自创了一套“掰揉调和”和面工作法,一改过去“鸡飞狗跳,面红耳赤”的矛盾调解场面,总是能用轻松幽默的言语,把话说到居民心坎里,让居民愁容满面而来,笑容满面而去。他常说,调解就像“和面”一样,调解员就是“和面师傅”,既要讲究方法的恰到好处,又要有耐心。
为了更好地做好调解工作,春苑社区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干部、执法人员、辖区片警、网格员、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热心党员、退休干部等组成的人民调解工作队伍,成立了“刚林调解室”。王刚林结合自身调解工作经验为调解员传授他的“和面之道”。除了请矛盾纠纷当事人前往室内调解,还打造流动调解平台,将“调解室”从室内搬到室外,做到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员的身影。
为提高调解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刚林调解室”自成立以来,先后多次邀请资深法律工作者对调解室成员开展小班专题培训,针对疑难杂症的调解工作提供专业法律解读;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退休干部、调解员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矛盾纠纷中的热点、难点,互相沟通调解方法和技巧,助力身边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化解。
截至目前,“刚林调解室”累计调解了春苑片区居民“以物占地”纠纷、小区邻里噪音纠纷等各类纠纷59起,调解成功率达98%,通过主动调解矛盾,将社区和谐氛围推进了一大步。
“刚林调解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整合专业力量,盘活社会资源,将分散调解力量汇聚起来,打通纠纷“症结”,打开群众“心结”,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有效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来源:晋阳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