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陌生、严肃的公安民警,用他们的大爱让我们的孩子远离顽劣、恶习,变得懂事、有礼,而且快乐、自信,真得要好好感谢!”近日,在常州阳光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亲子活动现场,一位学生家长发自肺腑的感慨引起了共鸣。
2022年以来,常州公安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纳入新一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局,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警心护苗”——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集中宣防行动。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于贵平说:“我们用增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的实际行动,让每一朵小花都能健康成长。”
法治相伴
“零距离”守护成长
“要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优势,从法治教育、学生保护、安全管理、预防犯罪、依法治理等方面,协助学校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5月24日,在常州市公安局联合市教育局召开的全市中小学法治督导员聘任暨法治教育推进会上,副局长金继英勉励5位新选派担任重点中学驻校法治督导员的民警,与校方共同发力,全面提升校园法治水平。
为从源头上减少因学生不良情绪给校园安全带来的隐患,钟楼分局启动“青春守护计划”,将警务室搬进殷村职教园区,“零距离”守护校园安全。职教园警务室民警刘国春告诉记者:“有时候,同学之间一件小纠纷、小矛盾,就会引发相当严重后果,如果有人及时发现、劝阻,就能做到‘小事化了’。”
遵循“每一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理念,今年4月以来,常州公安在全市持续开展“法治相伴 守护成长”民警进校园集中宣讲活动,公安法治副校长们通过播放安全教育片、开展趣味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做好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法宣教、毒品危害、反诈防骗等安全管理工作,全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参与度,切实起到缓解心理压力、释放不良情绪的作用,帮助他们守法懂法,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常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汪勤永介绍,截至目前,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民警以及学校所在地社区民警已走进全市420余所中小学校、高校职校,举办安全法治宣教活动550余场次。
组团帮教
“四对一”精准干预
“感谢你们的耐心教导,让孩子改掉了身上坏习惯。”前不久,王小海(化名)的父亲给经开区分局局长盛世麟送来一面大红锦旗。此前,小海因心智不成熟误入歧途,盛世麟带领帮扶小组对其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如今小海重回正轨。
为坚决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多发态势,帮助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改过自新,2022年9月,常州公安首批选择百名机关民警作为“第一责任人”,与基层社区民警、社区干部、心理咨询志愿者组建“2+2”陪伴式帮扶团队,按照“1个团队帮扶1人”的标准,与100名有多次涉案记录的本地未成年人结对,担起“警察爸妈”职责使命。今年初,常州公安又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结对帮扶面至300人。
创新结对帮扶机制,通过对本地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盯死看牢、教育感化”,真正实现帮扶一人、温暖一家、安宁一方的目的。常州公安针对帮扶对象违法犯罪原因、家庭环境、成长背景等因素,科学实施“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因人而教”帮扶方案。据统计,分批结对帮扶的300名未成年人中,94%的人没有再次违法犯罪记录。
阳光学校
“封闭式”集中矫正
“以前叠被子什么从来不干,现在一点点做,觉得生活越来越有意思了。”在常州市武进区阳光教育培训中心,接受教育矫正的小江(化名)告诉记者,以前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在这里,他摆脱了迷茫,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好。
“让心灵阳光,让精神明亮。”今年3月,阳光教育培训中心正式揭牌,这里配有公安民警任负责人,还有专门的老师、后勤保障人员,各类教学、生活、文体等设施一应俱全。
阳光教育培训中心坚持“做有温度的教育,办有情怀的学校,育有正气的新人”办学原则,制定了循序渐进、全面细致的十大“阳光课程”,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通过文化和技能课程,纠正学生厌学、惰学等不良习惯。
此外,常州公安还利用本地红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安防体验中心、儿童“关爱之家”等资源,开展优良传统教育;会同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教育局等部门开展法治教育;联合民政部门及街道、社区等,探索建立单亲家庭、未成年人帮教服务站,防止帮扶对象重新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