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司法所坚持党建引领,主动担当作为,统筹抓好依法行政、普法宣传、纠纷化解、法律服务等工作,深度参与基层法治建设,全力奏响“法润斜塘”新乐章。
贯穿红色党建“引领线”构建协同共治格局
高效推进“党建红”与“司法蓝”有机融合,立足自身职能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引导社区广泛开展“援法议事”工作,在活动开展和载体建设中融入党建元素、法治元素,探索打造“党建引领、崇法善治”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新东苑社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居民议事协商平台——“议事诸葛汇”,邀请红色管家、党员、网格员、社区法律顾问等多方代表参加,成立以来围绕社区建设需要和居民实际需求,开展民主议事协商共12次。
金星苑社区探索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民委员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为主体的“1+3+X”红色物业管理模式,2023年上半年共召开联席会议4次,公共法律顾问排查法律风险1次,解决物业矛盾纠纷2起,开展普法活动6次,形成责任共担、资源共享、活动共联的治理格局。
守好依法行政“决策线”助力基层法治建设
明确司法所长列席街道党政联席办公会议、“三重一大”事项讨论会议机制,全面提升司法所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贡献度。紧扣街道中心工作,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涉及专业性强、法律风险较大的行政决策,建立集体讨论制度,积极与街道法律顾问对接协商,立足职能为街道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当好街道“法律参谋”。全面做好法治审核,将街道拟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决策事项、政府合同以及其他可能引起重大社会影响的事项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今年以来,为街道行政决策事项提供建议4条,审核政府合同40件。
打造法治文化“风景线”营造良法善治氛围
坚持主题鲜明、突出特色等原则,结合辖区建设需要,先后建成法治文化公园、法治体验馆、廉月法苑、社企法治之家等法治文化阵地21处,其中分别荣获省、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3个、8个,逐步形成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建成省级“法治高知”文化特色园。因地制宜讲好“法治故事”,鼓励社区立足自身实际情况,“一社一品”开展普法宣传,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翰林缘社区充分发挥周边高校林立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民法典宣传月”等宣传活动,并组建以高校教师为主的“科教万家”宣讲团,将“三尺讲台”带进社区。金星苑社区将法治元素融入“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儿童游乐区、楼道架空层、篮球场等儿童出入频率较高的场地,在漫画中融入《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升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筑牢纠纷化解“防控线”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依托辖区2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动社区“两委”、公共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优势资源,在网格内进行广泛排查,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调解服务。关注企业用工、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领域,向辖区新业态企业渗透宣传,指导其成立企业调解委员会,形成调解工作一张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对接永安桥派出所共同建立“公调对接”调解模式,安排专职调解员参与派出所调解工作,积极探索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基层联合调解模式,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针对疑难问题,街道司法所坚持通过“问诊”形式开展调解,靠前搭建解纷防险平台,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00余起。
守好法律服务“保障线”延伸法治惠民触角
坚持以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为抓手,汇聚公共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资源,建立辖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积极推行法律专家“巡诊”与“坐诊”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形成强劲工作合力。
聘请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的“智囊团”担任法律顾问,定期开设“法律七进”“巡诊”活动,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服务,解答法律上的“疑难杂症”。
同时公共法律顾问驻点“坐诊”各社区、便民服务工作站,实行“1名法律顾问+1张民情联系卡+1份服务清单”的法律服务模式,点对点、全覆盖满足居民群众法治需求,并对疑难案件集中进行“专家会诊”,倾心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目前,“坐诊”与“巡诊”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已全面覆盖辖区,今年1-5月,开展法律讲座54次,接待居民法律咨询280次,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