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恁们是邻居,今天握手言和了,以后不要再因为田地起纠纷了哈!”
7月11日,记者走进沙洋县滨江新区长林社区,看到办公大厅一角的平安驿站内,驻站民警付雨森与义工周慧子正在携手化解一起邻里田地纠纷。
在他们的调解下,邻居俩心平气和地走了,二人相视一笑,落日余晖下,蓝底白字的“平安驿站”四个字显得格外耀眼。
“平安驿站”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
记者了解到,在沙洋县像这样统一配备了矛盾纠纷调解室、综合服务厅、心理咨询室的“平安驿站”有15个,覆盖了全县14个镇(区),每天都有民警和义工在这里驻点。
调解纠纷、志愿护学、平安宣讲、安全巡查、交通劝导……“平安驿站”已经成长为参与沙洋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平安沙洋的“金招牌”。
爱心+初心,凝聚强大基层自治正能量
2014年,时任沙洋县公安局沈集派出所所长的刘剑锋加入沙洋县义工联,那时只有数十名义工。10年后,这支队伍发展注册会员2400余名,带动了数以万计的志愿者投入沙洋平安建设。
刘剑锋告诉记者,他们义工联的初心,就是学雷锋做好事。如今,刘剑锋已是沙洋县公安局内保大队队长、沙洋县义工联合会会长,同时他也是“平安驿站”工作的牵头人。身为一名公安民警,在从事公益的十年里,刘剑锋被义工们涌动的正能量所感动,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公益融合到警务工作中。
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义工协助民警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据了解,2016年,他在办理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时,被孩子母亲悲伤的眼神触动,他引进了“女童保护”公益项目。
“我们第一批讲师花了6个月时间熟悉试讲课程,才合格上岗,那一年我们义工宣讲团走进全县26所小学,面对孩子们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看着他们从懵懂到学会保护自己,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很有意义。”沙洋小江湖监狱民警、义工王欣满怀骄傲。
“‘女童保护’既是公益项目,也是公安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内容,是公安工作引入义工力量的第一次尝试。”同是宣讲团成员的沙洋县公安局民警孙水秀说。
此后,刘剑锋又发起了“志愿护学岗”“禁毒志愿者”等项目,更多爱心人士自发加入,“义工红”与“警察蓝”成为沙洋城乡一抹靓丽色彩。
沙洋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形成党政统领、公安主导、义工主力、社会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沙洋县不断加强公安+公益的规范化运行。2020年,经沙洋县县委县政府批准,县委平安办统筹、县公安局主导,以义工联会员为中坚力量搭建的15个“平安驿站”正式挂牌成立。
公安+公益,催生社区警务团队新生力
6月11日,在高阳镇“平安驿站”晨会上,驻站民警李陈诗对义工们反馈的信息逐一登记,义工负责人则对现场人员仔细分工。
“义工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专长,能服众,协助开展公安工作,效果事半功倍,成为社区警务工作的有力助手。仅高阳镇就有近200名义工,分布在全镇各社区、村组,如同撒下了平安的种子。”李陈诗说。
2021年10月,高阳镇“平安驿站”义工把反诈知识改编成三句半,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村湾夜话,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对安全防范有了更直观、更深刻了解。
民警与义工志愿者携手调解纠纷
“义工与民警拧成一股绳,能在调解纠纷、发现线索、防控风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沙洋县公安局十里铺派出所副所长鄢北辰也深有体会。
去年9月,十里铺镇一条道路施工后未清理路面泥沙,接连几天雨天路滑,导致多名村民骑车摔倒,不少村民聚集到施工现场要说法。
调解矛盾的过程中,民警和当地义工马必锋一起挽起裤腿,清理起路面沙石……见此情景,双方人员摒弃前嫌,纷纷拿起铁锹,合力帮忙。大家一边干一边说,双方顺利达成了赔偿和谅解的一致意见,一起纠纷在无形中妥善化解。
记者向沙洋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了解到,2020年以来,“平安驿站”已经开展大型活动安保辅助、治安防范宣传、交通劝导、护校安园等活动2000余场,77名专职义工调解员,协助公安机关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00余起。
“义工投身基层警务工作,充当起安全员、调解员、宣传员等不同角色,平安沙洋共同缔造,警务服务也更有温度。”沙洋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负责人表示。
共谋+共享,绘就县域平安建设同心圆
“平安驿站”建立了功能性党总支,14个镇(区)分站,建立了党支部,镇(区)综治办主任任党支部书记、派出所教导员任党支部副书记、驻站民警和党员义工任支部委员,共有在册党员557名。
沙洋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平安驿站”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基础保障。
自2020年来,沙洋县将建强“平安驿站”提升为党政工程,各职能部门深度参与,推动了各类公益项目落地见效,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沙洋县社会治安实现了“四升四降”(刑事案件破案数、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数量、群众安全感、执法满意度上升;有效警情、行政案件受理数、刑事案件立案数、亡人交通事故数和死亡人数下降)。
民警与义工志愿者携手调解纠纷
据统计,“平安驿站”已承接少年警队、希望伴飞、爱心助学等省市县三级公益项目10余个。多名优秀义工脱颖而出,获评全国“最美家庭”2家,全省学雷锋标兵2人,“荆门好人”7人,荆门五四青年奖章4人;52名五星志愿者享受到了县内乘车免费、旅游景点免费等福利,鼓励了更多群众踊跃加入。
刘剑锋对记者说:“我没想到会获得这么多的肯定,更让我敬佩的是那些默默奉献的义工。”2018年刘剑锋家庭获评“荆楚最美家庭”,他本人荣获“荆门好人”、2022年度“荆门市十大诚信人物”等称号。
如今,在沙洋县各中小学校园内,“公益小天使”“少年警队”等青少年项目如雨后春笋,义工“红马甲”和少年“黄马甲”绘出了公益服务传承接力的美好画卷。
目前,全县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已有五百多个,注册志愿者达11.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8.6%以上,全民公益蔚然成风,公益之城、和谐之城、温暖之城的成果凸显。
人人都是平安建设的主体,全民共享平安建设的成果。记者了解到,沙洋县多次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两度捧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连续多年“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测评结果居全省前列。2022年度,在全省群众安全感测评中满意度100%,位列全省第一。
稿件来源:平安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