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上午, 太原中院对太原二监报请的84件减刑、假释案件进行集中公开宣判,并集中宣教,来自省市区三级4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场监督。
集中宣判宣教有助于提升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也有助于服刑人员家属对是否准予减刑、假释消除法律认识误区,作出合理预期。
此次对5名罪犯裁定假释、79名罪犯裁定减刑,部分服刑人员及家属代表进行了发言。
服刑人员
此次集中宣判、宣教活动是太原中院抓实抓强“五强机制”推进减刑、假释实质化审理的探索实践,进一步提高了法院工作的透明度,提升了减刑、假释案件公信力,也让服刑人员更好地感受到了司法温度,对于帮助他们改过自新、早日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代表委员有话说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现场观摩后高度评价了太原中院积极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进程的做法。
“太原中院主动担当作为,让减刑、假释案件不是简单的书面审查、坐堂断案。这次集中宣判、宣教活动通过宣讲国家法律政策,充分发挥了案件审理的教育引导功能和法治宣教作用。”
“审判工作更透明,惩罚与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服刑人员自新、自立、自强。”
“主动将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宣判工作全过程,置于全社会、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之下,充分保障了减刑、假释案件审判透明度。”
庭审开到监狱里……
为破解以往在减刑假释案件中存在的“重前端轻后端、重打击轻改造”的问题,太原中院建立“强公开、强庭审、强教育、强衔接、强回访”五强机制,并取得实效。
在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时,强化刑罚执行机关举证责任,监管干警和同监罪犯以个人身份出庭作证。检察机关派员出庭,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作用。
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减刑、假释案件庭审旁听,并通知部分服刑人员家属旁听,监督减刑假释审判工作。
五强机制有实效
自2022年以来,太原中院共受理减刑、假释案件619件,全部审结。其中裁定不予减刑3件,不予假释1件,“报假裁减”1件,决定收监执行3件,其余均裁定扣减建议刑期,实质化审理功能得到有效加强。
受理的619件减刑、假释案件开庭率100%。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共计对1238名证人进行了询问。因证据不合规,共计退回报请立案减刑、假释案件6件,要求刑罚执行机关撤回减刑、假释案件5件。
来源:太原中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