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蕴藏着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原有的自然生态,就保住了这片乡愁。”8月11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即将来临之际,大冶法院“古居生态法庭”——大箕铺法庭联合该镇政府、政法、综治、派出所、司法所、武装部等部门深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柯大兴村柯大兴湾,开展古村落生态保护“法治夜课·星星‘典’灯”活动,着力推进司法服务保障向古居生态村落辐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参观了该村古民居。这里每座古宅采用的都是徽派建筑风格,或檐牙高翘,或参差错落,或毗连而建,或独立而筑。那洁白的马头墙,黝黑的屋脊瓦,曲径通幽的小巷,阡陌交错的石板道,在光与影的辉映中叙说着传统古村落的美丽“嬗变”。
柯大兴湾是一座有5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素有“鄂东南书香门第第一村”美誉,保存着古宅23栋,不仅有80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树,还有古井、古祖堂、雕花戏楼、古庙、古石板路、古碓、古碾、古磨等,目前记录在案的古文物有100多处。随着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大箕铺镇政府对这里的保护与开发不断加强。近年来,大冶市委、市政府也对村子加大支持力度,投入专项资金修缮古文物,让那些祖辈遗留下来的人文瑰宝重放光华。
“掌握流量密码,把古村变成网红打卡村。要抓前端、治未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制度。”
“着力打造‘无讼村’!村居和谐、村民和睦,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
下午6时许,大冶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国志组织该村干部、党员、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召开诉源治理“无讼村”创建工作座谈会,并邀请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世磊,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政法委员曹志华到会指导工作。大家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治理、“无讼村”创建工作进行了热烈探讨,并围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古民居保护等方面积极献言建策。该村原党支部书记柯常恩、村干部柯国平、柯其相,村理事会会长曹俊军等分别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诉源治理、“无讼村”创建、古民居保护等谈感想、提建议、谋发展。
“传统村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好这里的每个古居、古井,甚至是一棵古树,都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根系,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当晚7时许,大冶法院“法治夜课·星星‘典’灯”活动在该湾池塘边、古井旁正式拉开序幕。大箕铺法庭负责人顿朝霞选取近年来审理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村民关注的古村落保护、劳务合同纠纷、婚姻纠纷、邻里矛盾、土地承包等法律知识,为群众现场答疑解惑,并号召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守护一方和谐,打造最美古村落!
宣讲结束后,法院干警和该镇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工作人员,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手册,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讲解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针对古村落修缮保护、乡村特色旅游等乡村振兴中的法律知识进行答疑,正面引导村民加强村落消防安全,搞好环境卫生,建设和谐家园,守住“最美乡愁”。
此次活动共收集古民居生态保护、“无讼村”创建意见建议12条,发放宣传单2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20余人次。村民们纷纷表示会自觉用实际行动保护好历史文化村落,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环境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共同缔造良好生态环境。
稿件来源:大冶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