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百态 > 习近平: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

习近平: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

发布时间:2023-08-18 来源: 西藏长安网 作者:佚名

      7月底以来,受台风影响,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洪涝地质灾害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人民、挂念群众,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作,今天,我们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

      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十分重要。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2020年7月17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21年7月,习近平在西藏考察时的讲话

      各地要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做好受伤人员救治和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抓紧修复交通、通讯、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023年8月1日,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

      8月仍是北方地区防汛关键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做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帮助受灾群众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2022年8月16日,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

      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江河湖库将面临主汛期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同时,一些地方旱情严重,森林火灾风险加大。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强化灾害隐患巡查排险,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2023年7月7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的讲话

  7、8月份长江流域进入主汛期,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应对准备工作。要科学救灾,防止发生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023年7月27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

      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做好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任务部队要保持良好状态,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有力组织抢险救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帮助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要严格教育管理部队,积极践行我军宗旨,树立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良好形象。这次防汛救灾对我军领导指挥体制、部队战备状态和遂行任务能力、官兵战斗精神、军政军民关系等都是实际检验,要搞好总结,做到打一仗进一步。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在听取军队参与防汛救灾情况汇报时的讲话

      当前,防汛救灾任务仍很艰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做好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支持受灾企业复工复产。要把防止因疫因灾致贫返贫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精准扶贫,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结合“十四五”规划,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的重大项目。

  ——2020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当前已进入防汛关键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积极协助地方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灾害隐患巡查排险,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提高降雨、台风、山洪、泥石流等预警预报水平,加大交通疏导力度,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


原文链接:https://zfw.xzdw.gov.cn/yw/202308/t20230816_3879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