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初英杰 徐凡
黑龙江省汤原县纪委监委在各村屯张贴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二维码和投诉查询流程图,畅通群众对小微权力的监督渠道。图为近日,汤原县纪检监察干部在胜利乡合力村为村民讲解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功能。王飒 摄
本期看点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看住国家资产、集体财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黑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惠农资金管理等重点环节,在全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统筹各方力量,各负其责、上下联动,一体推进;深入调查研究,明确监督重点,直插一线深挖问题、精准发力严惩腐败;从专项约谈到实地督导,从推动问题整改到督促系统施治,监督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在龙江大地落地见效。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农业主管监管部门职能职责落实得怎么样?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落实得怎么样、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惠农补贴资金是否顺利发到农民手中?
自今年3月起,黑龙江省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惠农资金管理等重点环节,在全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推动“大治理”,监督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在龙江大地落地见效。
上下联动一体推进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日前协同省农业农村厅项目监督管理处、农田建设管理处等组成监督检查组,深入龙江县、克山县等地,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针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管不力、施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监督检查组督促县农业农村局落实责任、立即整改。
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启动以来,该省纪委监委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突出问题导向,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实情况作为专项整治重要内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从严从实落实监管责任,规范项目全流程管理,确保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作用。
“在专项整治中,我们用好派驻监督‘放大镜’,与省农业农村厅及省乡村振兴局党组同题共答、同向发力。”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说,他们推动驻在部门组建了专项整治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对厅(局)机关、直属单位及13个市地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立足新形势新任务,黑龙江省委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强化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高标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衔接推进龙江乡村振兴,为率先建设农业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把监督保障促进乡村振兴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在去年开展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专项监督基础上,进一步用好专项整治有力抓手,向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发力。
针对专项整治点多面广、系统性强、涉及问题复杂等特点,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力量,将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等28家省直部门列为成员单位,市县两级纪委监委成立工作专班,形成横向覆盖、纵向贯通的工作格局。
“我们建立纪委监委专责监督、职能部门具体整治,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整治工作有部署、有分工、有检查、有督办,推动专项整治在全省各地见行见效。”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在专项整治自查自纠阶段,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开展“拉网式清查”,重点聚焦主体责任和主管监管责任履行、政策措施执行、项目资金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摸清底数,同步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台账,边查边改边治。
截至7月末,全省各地各部门自查自纠共发现问题2189个,目前已完成整改1418个,正在整改771个。
蹲点调研深挖细查
近日,双鸭山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与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室组”联动,成立乡村振兴调研组,紧盯惠民惠农相关政策落地、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方面,赴集贤县、友谊县、饶河县等地蹲点调研。
开展蹲点调研,是双鸭山市纪检监察机关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的务实举措。“我们提前调阅信访工作、日常监督、巡察监督等发现的涉及乡村振兴领域的问题线索,认真分析研判,为有效锁定调研重点、延伸调研深度、提升调研精度指明了方向。”双鸭山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入户走访、实地察看、访谈交流、查阅资料……蹲点调研收获颇丰。目前,该市乡村振兴调研组已完成对45个重点村的走访调研,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5个,发现问题线索162件。针对调研监督发现的问题线索,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7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9人。
针对“挖”出来的问题,双鸭山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梳理建立台账,形成调研报告,并通过专题督办、制发工作提示函等方式,及时向有关县、区及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整改建议,督促立行立改、建章立制,并对整改情况全程跟踪问效,推动蹲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专项整治自3月中旬启动,至12月底结束,分为动员部署、自查自纠、查办案件、督导检查、整章建制5个阶段。”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围绕乡村振兴领域的责任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该省纪委监委确定了5个方面17个重点整治任务。
聚焦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主管监管责任,着力纠治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聚焦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等战略举措落实情况,坚决惩治靠粮吃粮、非法占用耕地等腐败和作风问题;聚焦重点项目、重大资金和重要环节,加强对惠农补贴发放、工程项目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检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插一线,采取调研督导、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等形式深入基层,结合整治重点,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进监督、全程监督。截至8月15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起底和处置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3868件,立案2607件315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77人。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与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和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领域微腐败问题等专项整治有效衔接、有机结合,开展联合检查、联动监督。
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露头就打。该省纪委监委选择重大典型案件挂牌督办,各市(地)纪委监委则采取提级办理、异地办案、指定管辖等方式加大办案力度,形成惩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强大合力。
约谈督导推动整改
“按照省督导组检查反馈的自查自纠开展不深入等意见,我们对专项整治工作中重视不够、力度不足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专项约谈,督促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回头看’。相关单位列出整改措施31项,现已完成整改25项。”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自5月起,黑龙江省纪委监委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水利厅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督导组,深入绥化市、伊春市、大庆市等6个市和所辖14个县(市、区)开展实地督导,抽查乡村振兴政策落实、项目资金运行等情况。
督导检查发现部分市县党委政府推进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行动迟缓、工作不实不细、产业项目帮扶效果不明显等71个问题,及时反馈、移交问题线索,督促各地建立问题整改和线索处置台账,推动整改到位。
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贵在“专”、要在“治”,关键要在推动问题整改上下功夫,在健全制度机制上求实效。
黑龙江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制度建设贯穿专项整治全过程,针对自查自纠、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发现的突出问题,采取开展专项会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督促各地各部门党组查找短板漏洞、健全长效机制、提升治理效能,把专项整治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在佳木斯,该市纪委监委推动健全完善“小微权力清单”+“网格化”管理治理机制,制定《关于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进一步强化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的意见》,搭建县、乡、村一体联通的“互联网+村级小微权力”全透明监督平台,对村级事务办理流程、结果全过程公开,打通村级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积极探索清廉乡村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把廉洁文化建设融入专项整治各环节。绥化市纪委监委深入推进农村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建设农村廉洁文化主题教育展馆,还因地制宜打造清廉公园、文化广场、村史馆、廉政走廊等,督促基层党组织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伊春市乌翠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农村”活动,通过设立清廉文化墙、廉政党课进农村、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红色教育等多种形式,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清廉动力”。
“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是一场必须打出声势、打出力度、打出成果的硬仗。”黑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巍表示,接下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督办,推动专项整治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以专项整治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