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初秋的浙江省建德市更楼街道新市村,一派舒心畅意的景象。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个“垃圾满天飞、打架出了名”的后进村。
“以前这里又脏又乱,村民到村委会办点事,还经常遇到‘铁将军把门’。”更楼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主任吴国洪曾是新市村的联村干部,他说,“现在这里不仅环境变美了,还成为了矛盾不出村、纠纷零上交、信访零上访的善治村。”
“四个多一点”工作法
新市村算得上是“有山有水有良田”的宝地,但之前一直没发展起来,环境脏乱差、组织软弱涣散。2020年,50岁的潘连娣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竞选讲话时,她公开承诺:一定要带领村民改变村里的面貌。
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脚步踏至田间地头,深入了解村情民情,变村民“上访”为干部“下沉”。
王大爷以前是村里的保洁员,因为一笔补贴款纠纷,成了村里有名的“刺头”,不管村里做什么他都“唱反调”。为了做王大爷的工作,潘连娣一有空就上门,心平气和地和他讲道理,“王大爷,每个村的情况不一样,没法比较。但村里承诺给你的,我们一定为你争取……”慢慢地,王大爷的气顺了、心也暖了,“既然潘书记这么说了,我信你。”
让王大爷态度转变的,远不止于“言”,更在于“行”。
一直以来,村里想修一条机耕路方便村民耕作。但由于修路会占用部分农田,有的村民不同意。所以这件事就一缓再缓。2020年初,潘连娣一上任,就发动村委会做动员工作,决心要修成这条路。白天见不到的就晚上见,家里找不到就往田间地头找,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很快,绝大多数村民的思想顾虑被打消。
可也有例外。有一户村民坚决不同意,还放出狠话:“谁敢动我的田,建一次我毁一次!”对此,潘连娣前前后后跑了二十多趟,还请来有威望的老村支书帮忙。最终,该村民点了头。
与此同时,村里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也启动了:文化礼堂建起来了,美丽庭院也开工了……看着村居环境日益变好,村民们对村委会变得信任起来,开始自觉行动,为打造美好家园出一份力。
在“奔走”一年后,机耕路修建工程终于启动。次年12月,工程正式完工。“现在的路确实便利。”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机耕路,王大爷由衷地为村“两委”点赞。
在长期走访和处理问题过程中,新市村总结了“正气足一点、耳朵长一点、腿脚勤一点、嘴巴甜一点”的“四个一点”工作法。“主要就是深化党组织引领作用,细化网格员分片包干,强化村干部走访排查,优化调委会工作方式。”在潘连娣看来,这套方法虽然简单但很实用,“做到这四点,就能拉近与村民之间的距离。干群一条心,哪有做不好的事情!”
提炼“新武德”精神
新市村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十六天罡拳”的发源地,村民打拳已有100多年历史。以前,村民碰上点事儿爱用武力解决,所以导致村里矛盾纠纷一直不断。
怎样才能改变好斗喜争的风气?有一件事情给了村“两委”启发。现年54岁的傅雪山是天罡拳第四代传人,也是村里的村警。有一次,村里的周某兄弟因房屋问题引发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傅雪山知道后,主动上门调解。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傅雪山组织周某兄弟坐在一起协商,很快就解决了纠纷。
“傅雪山和周某兄弟是练拳的师兄弟,所以说得上话。”潘连娣寻思着,“练天罡拳讲究武德、尊师重道,很多村民都是师兄弟,何不吸纳这些人一起参与矛盾纠纷调解?”
“新武德”调委会调解现场
于是,2021年,新市村成立了“新武德”调委会,在“旧武德”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炼出“忠于国家、孝悌师长、恪守信义、勇钻武艺、助人和众”的“新武德”精神,并且吸收天罡拳老、中、青三代传人,根据他们各自特长,设立传德、兴德、立德3个小组,分别负责调解村里各类矛盾纠纷。
“正气足一点”“帮理不帮亲”,“新武德”调委会将公道正派之风充分运用到了矛盾纠纷调解中。
由于村民常年欠缴自来水费,村委会已拖欠自来水厂十七八万元水费。如果再不缴齐水费,全村就要面临停水。怎么办?“新武德”调委会首当其冲。调委会成员从自家亲戚、师兄弟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绝大多数村民都积极配合。有部分屡收不缴的村民,则在村务公开栏曝光;如果超过3次仍不配合的,就上诉至法院。最终,在情理法结合下,这一难题成功破解。
如今走在新市村,随处可见“天罡拳”各种拳式的墙画。“新武德”调委会的成立,不仅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还塑造了“崇德尚武、厚德载物、和谐安定”的村风民风。
“2021年,村里的矛盾纠纷比前一年减少了近9成。”潘连娣高兴地说。据统计,2021年,村民矛盾纠纷发生26起,实现100%就地化解,越级访、群体访和重复访实现“零上访”,自此,村庄治理实现了“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