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是广场,公共位置是不能种作物的,影响大家搞锻炼,还影响美观。”潜江市熊口镇马场村新任调解员杨家华上门调解矛盾纠纷时说道。
“我们家老婆子没事闲着就在这种了点菜,也没考虑那么多,待会她回来我马上跟她说。”村平安主题广场旁居住的老马爽快地答应道。
金牌调解员杨家华(左二)在村平安主题广场与村民唠家常、话平安、解矛盾
傍晚时分,马场村平安主题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有的在健身锻炼,有的在观看平安宣传栏,有的在教小孩诵读“平安马场三字经”。看到老杨穿着“平安促进会”的志愿服,耐心地给邻里做工作,一旁锻炼的村民马志高好奇地问道,“老杨,当‘和事佬’了,还是你有能耐,三两下就把矛盾化解了。”
今年70岁出头的杨家华是马场村一名“平安促进会”的调解员,他用耐心的态度和群众认可的方式说理调事、化解矛盾,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不过谁能想到,几年前,杨家华也曾是一名令人头疼的“上访户”。
村民马志高告诉我们,曾经的老杨是村里出了名的“扯皮户”,经常和邻里间为小事发生矛盾,还喜欢到镇里为邻里琐事上访,声音大性子急不听劝,大家都叫他“杨大炮”。
为解决“杨大炮”与邻里和街坊的矛盾,熊口镇社会治理中心和马场村委员组织由老党员、乡贤人士等组成的“平安促进会”,对其矛盾纠纷进行“评理说事”,宣讲“崇贤尚礼、忠义诚信”的马场精神,劝导邻里要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在“平安促进会”的耐心劝导下,老杨渐渐认识到,扯皮拉筋带不来幸福的生活,只有与邻里“和气才能生财”。
如今,“杨大炮”变身了,没看到他跟邻里发生矛盾,对村里的事务也比较关心,现在还成为村里的调解员和平安促进会成员。“老杨参与平安促进会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余起,老百姓都很信任他,现在是村里远近闻名的金牌‘和事佬’。”马场村治调主任杨焕波深有感触地说道。
“杨大炮的变身,得益于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组建平安促进会,探索‘积分+矛盾纠纷化解’,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试点。”马场村党支部主要负责人马天哲介绍。
近年来,马场村先行先试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创新试点,建设社会治理积分超市、组建村平安促进会、利用治安中心户对村民进行网格化管理,及时收集和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实现矛盾纠纷“零”上交,越级上访“零”发生,并获批2023年全省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创新试点村。
马场村只是潜江市熊口镇平安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熊口镇先行先试开展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试点,探索“1235基层社会治理”,推动26个村居开展“积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覆盖。今年截止目前,全镇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75起,为当事人争取赔偿等资金200余万元,并获批2023年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试点乡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和推广马场村‘和事佬’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经验,推动全镇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潜江“一城三基地”建设贡献基层平安力量。”潜江市熊口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稿件来源:潜江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