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五年级就辍学了,回来干活”“我想在这里建个小房子,这边建个图书馆,应该要很多钱吧”……短视频中操着四川凉山本地口音的“网红表演”,精心设计“悲惨的氛围”,刻意摆拍“贫困的身世”,博取流量关注的同时诱导不少网民为所谓的“凉山农产品”下单。然而,经公安部门调查发现,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经过网络水军策划的“卖惨式摆拍”,他们销售的大多数产品也并不是真正的凉山产品。目前,警方以涉嫌虚假广告罪等控制了50多名嫌疑人。
滥用广大网民的同情心传播虚假内容,甚至造假、售假,既违法、更失德,必须受到严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自媒体营销方式的兴盛,形形色色的“卖惨售假”“摆拍营销”层出不穷。比如,有的假扮贫穷,哭天喊地、自伤自残;有的炒作大病意外、生计困难;还有的“蹭”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等政策热点,搞什么“滞销”“血亏”大甩卖……种种营销乱象,很容易让善良的人们刷视频时“被套路”。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规则经济,讲求诚实信用原则,呼唤契约精神。无论是广告法中“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的要求,都是对“卖惨售假”行径亮出的红牌。这次的“大凉山人设”卖假货团伙中,不仅有人专门负责设计剧本、指导拍摄,还有人专门雇佣“网络水军”客串、刷单、控评,而且所售商品货不对板。这就不仅违背了民商事意义上的“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更涉嫌触犯刑事法律的底线。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此次凉山州警方封停1500余个涉案虚拟账号,冻结500余万涉案资金,批准逮捕10余人,法律的震慑作用充分彰显。必须看到,“卖惨售假”对当地民勤物丰、蒸蒸日上的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事实上,在脱贫攻坚中,凉山州曾利用消费扶贫周等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超过30亿元;在乡村振兴中,诸如雷波县出产的乌天麻等品牌纷纷打响,展销窗口铺陈在线上线下。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绝不能让“卖惨售假”抹黑后发地区辛苦经营的口碑和品牌,更不能干扰当地干部群众的奋斗热情。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违法必将付出代价。向“卖惨售假”等网络乱象挥出法治利剑,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日常监管,畅通投诉渠道,用好现代数字技术让“李鬼”无处遁形,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另一方面,我们要疏堵结合,靠渠道优化和拓展推动各类农产品擦亮品牌、走出大山。形成治理合力的同时,要弘扬新风正气,讲好后发地区干部群众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促进好故事与好产品一道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