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被困的邻居,他奋不顾身冲入火海将其救出;面对正在行凶的持刀歹徒,他义无反顾冲上前去制止;面对路边突发疾病的老人,她主动上前将其送往医院抢救......
9月22日上午,上海市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会召开,为10位勇敢的市民颁发了上海市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证书和奖杯。他们的事例是近年来上海众多见义勇为壮举的代表,这些凡人善举,为上海这座有温度的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
有勇气也有救人的技巧
这次受表彰的10位市民年龄差异极大,有老当益壮的长者,也有成熟稳重的中年人,还有血气方刚的青年,年纪最大的69岁,最小的只有17岁。身份也各不相同,有保安、司乘、医生、公司职员,还有学生和退休工人等。但是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他们都展现出了极大的勇气。
家住奉城镇三角洋社区文化小区的曾令平,在浓烟和火花挡住了通往三楼的道路后,借助外墙上的防盗栏、下水管和空调外机支架,一路爬到四楼,救出了被困的小女孩,整个过程极为惊险。
“我们接受过培训,知道该如何正确抢救溺水者。”黄兴公园保安、“90后”刘孝金多次救起跳湖轻生人员,在岸边进行紧急抢救,成功挽回了多条生命。
经过多年宣传,要见义勇为,也要见义智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上海市民的共识。崇明区长兴镇居民曹钢在见到邻居家中起火后,运用平时学到的消防知识,用水冲湿自己,将湿透的羽绒服掩住口鼻,成功从有明火的火灾现场救出被困人员。
积极宣传见义勇为正能量
“有些见义勇为人员选择做好事不留名,默默离开了现场,这种精神值得肯定。但我们还是要健全发现机制,给他们送上应有的荣誉和奖励,以此激励更多人。”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胡顺康说。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在新时代继续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上海不断探索建立见义勇为制度规范体系,已逐渐形成了党委政府与社会组织联动融合的良好运作机制,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及时发现和确认见义勇为人员事迹。
目前,上海已畅通政法部门发现推荐、个人自荐两个申报渠道。当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后,区委政法委牵头的评审委及时组织评审认定、整理事迹材料,在本区范围进行表彰,再将事迹突出人员报市评审委;个人可以通过公开的网站邮箱,填报自荐,市基金会予以确认评定。同时,信访、宣传等单位及时推送见义勇为事迹和人员,通过实时甄别查找,主动挖掘人员事迹。
“前两天乍浦路桥上有位小伙跳入水中勇救落水者,即使他自己没有想申报,我们也会联系他,核实事迹后进行表彰。”胡顺康说。
近年来,上海不断通过电视、报刊、宣传栏、网络、地铁车厢视频等媒体对惩恶扬善、扶危济困、协助破案打击犯罪的平民英雄的事迹进行报道,引导和激励更多人践行崇德尚善,主动投身到“一人勇为、众人皆可为”的行动中去。
做好制度保障解后顾之忧
56岁的松江九里亭花苑小区保安刘怀帮在执勤期间,看见一名男子手持水果刀加害小区女保洁员,当即挺身而出与该男子搏斗,左上臂及背部负2处刀伤。
事情发生后,区委政法委、见义勇为基金会、保安公司等不仅对刘怀帮进行奖励和表彰,还针对他在搏斗中负伤的情况,积极为其治疗和康复提供帮助。
近年来,上海高度重视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障,基本杜绝了见义勇为人员“流血流汗又流泪”情况的发生。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以来,对见义勇为受伤、致残人员或牺牲人员家属的帮困关爱措施持续不断。每年春节、高温季,用情开展走访慰问,对因见义勇为而致使生活困难人员开展补助、资助;为个别因残致贫的见义勇为人员装修改善居住环境。此外,基金会还与保险、银企合作,为见义勇为者提供保障和服务。多位因见义勇为牺牲的市民获得了80万—100余万元不等的保险理赔金。
值得注意的是,法律法规明确支持了正当行为免责、自甘风险自负其责的基本理念,对于见义勇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纠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为见义勇为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权益保护,为好人“撑腰”,让大家敢做好事、愿做好事,让助人者觉得更踏实、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