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这个小伙子不错,总是笑脸相迎,给你沏上好茶,耐心听你讲完。最关键的是,还帮我们快速解决了问题。”日前,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浮梁镇“茶语连心”暖心室内,农民工杨某某手捧瓷杯回忆道。
瓷杯里装着的是浮梁镇综治办负责人孔令骏为其泡的茶,“一杯解渴、两杯静心、三杯消气、四杯说事、五杯暖心。”这是浮梁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浮梁“茶和文化”,探索出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浮梁茶”调解法。前不久,该事例还被评为景德镇市“标兵奖”为民服务孺子牛案例。
瓷杯里飘茶香,瓷都内传回响。近年来,江西省景德镇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念,积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擦亮千年瓷都“金字招牌”,致力社区治理变革增效,探索出以基层基础为支撑、共建共治为路径、惠民利民为目标,就地解决问题的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城市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景德镇市连续12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首批禁毒示范城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梁桥”交通事故调处中心组织调解
“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文艺演出
法官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
调处涉企纠纷
全域联动共建共治共享
“301栋405室的空调水管滴水到楼下”“516栋3楼的楼道灯坏了”……7月14日下午,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河街道昌盛社区的微网格员们正在网格微驿站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各自网格里的“大事小情”。
“胡大爷对社区设置的新座椅非常满意。”昌盛小区540栋的微网格员余慧在日常巡查时了解到,家住1单元1楼的胡大爷有想在楼栋门口空地设置休闲座椅的需求。社区接到微网格员反馈后,联系物业、城管多次到实地进行查看,对空地进行了小微空间改造,立足于小区现状及整体定位,听取居民意见需求,赋予了小区场地日常休闲的实用功能。
如今在昌河街道,像余慧这样的微网格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开展“精网微格”工作以来,昌河街道以打造精准、精细网格化服务管理品牌为目标,全面实施“精网微格”工程,将辖区内划分网格37个、微网格379个。同时,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微驿站上,建立了“网格微驿站—楼栋单元微网格—微网格员”三级管理架构,不断提升“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治理效能。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末端,网格更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近年来,景德镇市致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在全市设立网格1678个,党支部或党小组覆盖率达100%,共配备网格长、网格员1678名,形成“天上有云、地上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的精细化基层治理格局。同时,景德镇进一步做优“自治强基”品牌,创新和完善“五社联动”机制,积极探索网格员专职化管理,加快培育一批社区社会组织,对接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治安巡防、邻里纠纷化解等需求,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固本浚源联防联控联治
4月19日早上,一辆苏籍号牌越野车由南往北经“景北大桥”驶入景北大道与新昌南路交叉口时,撞上前方一辆二轮电动摩托车,导致摩托车司机当场死亡。经调查核实,越野车驾驶员曾某林头天晚上饮酒到凌晨,事发时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为60.4mg/100mL,属于酒后驾驶机动车肇事。由于此案双方当事人都是外地居民,均没有相关保险,浮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老党员调解服务队”主动靠前参与调解工作。在肇事者和受害人家属双方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老党员调解服务队”队员设身处地为当事双方着想,确保了肇事者与受害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浮梁县位于赣东北,县域面积2800余平方公里,管辖16个乡镇143个村委会,总人口近30万。因地处山区、点多面广,公路里程增长,国省道穿城而过。伴随着浮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上升势头。
为提高事故处理质量,顺应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今年2月1日,浮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成立了新时代“梁桥”交通事故调处中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组织“老党员调解服务队”,免费受理调处全县辖区内各类交通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案件。目前,已经有7名老党员加入调解服务队。自中心成立以来,已化解交通事故纠纷12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6.2%,涉及人数2217人。
近年来,景德镇市各职能部门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评估,及时制定和采取应对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稳定风险事件的发生。
2010年8月,景德镇市率先成立独立第三方专业调处医患纠纷专门机构——景德镇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依法调处辖区内发生的不同类型医患纠纷,取得了良好效果。之后,景德镇市将这一经验进行大范围推广,陆续组建了征地、拆迁、社保、环保、交通、陶瓷、保险纠纷、行政争议等43个行业矛盾调处中心。
2022年,景德镇市共排查矛盾纠纷17373件,调解成功17056件,调解成功率98.17%。涉及人数23421余人,总涉及金额1976.38万元。切实把风险消弭在萌芽状态,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科技赋能安民利民惠民
“法官跟我说了很多,回想起这些温馨的画面,心里的疙瘩慢慢就化开了。”今年3月,江西省乐平市人民法院高家法庭受理一起年轻夫妻离婚纠纷案,双方当事人因缺乏沟通及婆媳矛盾不断,导致女方带儿子来到法庭起诉离婚。法官利用“乐法‘易’家”线下场景,营造温馨和谐调解氛围,消除了双方的对抗情绪,成功唤醒对彼此的美好回忆,促使当庭化解心结,牵着儿子一同息诉回家。
近年来,乐平市人民法院推进诉源治理和家事案件调解前置创新工作,将能动司法理念与传统习俗文化融合起来,利用大数据打造集态势分析、风险研判、在审预警、法律咨询等为一体的家事审判应用程序——“乐法‘易’家”,为家事审判的能动司法实践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支撑。同时,打造“乐法‘易’家”线下运用场景,由调解室、单面镜室、心理咨询室、家事讲堂、家事(圆桌)法庭等组建功能区,一改传统审判法庭的庄严肃穆,营造浓厚的家庭氛围,使当事人在家事审判过程中,最大程度感受到“家”的温暖。
此外,乐平市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依靠科技赋能,提升城市治理“智治水平”。自2021年以来,乐平市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共上报有效事件642223件,办结事件636076件,办结率99.04%;上报矛盾纠纷42651件,化解率98.85%,有力提升了“民安”“民生”问题的融合解决水平。
窥一斑而知全豹,放眼整个景德镇市,科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随处可见。“珠山警民通”政务微信平台,通过线上交流、线下反馈,让群众交上了“警察朋友”,自3月15日上线以来,累计添加群众共计29473人;浮梁县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对全县小区进行智慧安防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137个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景德镇市昌江区枫树山农贸市场73个摊位,每个摊主配备“智慧型”电子秤,电子秤上方都配备电子显示屏,电子屏上直观展示商品名称、重量、价格等商品信息和商户姓名、证照、信用评价结果等信息,保证消费者知情权的同时,也赋予消费者监督权……“科技赋能”让景德镇市城市治理更加“智慧”。
融合共治明德崇法扬善
“找到了!全网寻找的‘黑衣哥’是昌江人!”
2022年6月,一名景德镇市昌江区黑衣大哥悄悄给训练结束后在外用餐的消防队员买单的视频火爆全网,多个中央媒体平台针对此事件专门发布“全网寻人启事”,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特殊的寻人启事”,“黑衣哥”的善举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好评。
随着众多媒体力量加入寻找,“黑衣哥”的身份终于确认——景德镇市昌江区吕蒙乡官庄村的严高斌。面对当地媒体采访,严高斌说:“我只是做了件应该做的事,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消防救援人员,是他们用生命和汗水筑起了我们的安全长城。”
景德镇市昌江区,1983年设立,40年来,该区先后涌现“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中国好人榜”入围7人,省级道德模范、好人20余人。
是怎样一种能量让景德镇市昌江区不断涌现出这么多道德模范和好人代表,形成浓厚的崇尚美德、民风淳朴的社会氛围?
答案是“荷塘精神”,20世纪60年代在国营荷塘垦殖场(现景德镇市昌江区荷塘乡),204名下放干部靠自己的双手和肩膀自力更生修建高山公路,改造冷浆田,垦复油茶林,环山开带搞绿化……使荷塘焕发新貌,成为全国林垦系统的排头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荷塘精神”也名扬全国。
如今,景德镇市昌江区追寻“家门口”的红色记忆、汲取奋斗力量,贯彻“荷塘精神”中勇于开拓的重要精髓,坚持勇为人先,敢闯敢拼,不断蹚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新路子,创立了“昌江·畅快”系列品牌,建立全市首个以快递外卖网约车行业为主体的服务平台;组建了基层治理反馈微信群,通过“随手拍”上报事件120余件并予以及时处理;打造全市首个商圈党建共同体,探索形成“企业三进、社区三帮、企社三联”工作法,企业、群众紧密互动,参与平安巡逻30余次、化解隐患50多起。
近年来,景德镇市高度重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制定《景德镇市道德模范礼遇帮扶实施办法》,给予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庆典活动礼遇、参观游览礼遇、医疗保障礼遇、公共交通礼遇、劳动就业礼遇,对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资金帮扶、就学帮扶、医疗帮扶、低保帮扶、志愿帮扶、就业帮扶和社会帮扶。制定《景德镇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奖励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景德镇市财政每年拿出10万元资金,用于帮助道德模范解决其本人和家庭生活困难,让德者有得,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激发动能幸福加速向前
“早七点、晚七点,每次都很准时。”吴大娘看着正在小区里“热火朝天”打扫卫生的志愿者说。临近晚上7时,景德镇陶瓷大学新厂校区的青年志愿者、省所部所的艺术家志愿者、辖区各律师事务所的法律志愿者、各大中小学的教师志愿者、直升机研究所的科技志愿者、华达百货的爱心企业志愿者等数百名来自不同群体的志愿者如同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在景德镇市珠江区新厂街道里的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清理起垃圾,帮助街道的孤寡老人购买生活必需品,组织各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文体活动,上门入户排解纠纷、化解难题……
去年4月,新厂街道“七点钟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将一支30多人的队伍,分成若干小分队,每周最少抽出两天时间,在早上7时或晚上7时走进群众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量身定制的志愿服务。该行动自启动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
近几年,景德镇市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践中,通过开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三年行动,在社区负责人支持配合下,发展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高群众自治能力。如乐平市“帮帮团”志愿者协会就有1800多名成员,常年服务于25个社区,2021年12月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马鞍山社区“580我帮你”调解团,常年深入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景德镇市珠山区“妈妈防火团”发展了1万余名成员,每年消除火灾隐患数万处;乐平市“移风易俗服务团”,助力纠治高价彩礼陋习……
同时,景德镇市还积极鼓励各社区创新发展群众兴趣小组,促进群众加强互动,构建“熟人社会”。目前,景德镇市130余个社区组建了广场舞“大妈团”,定期开展活动,“大妈团”成员还积极投身邻里纠纷化解、文明行为劝导等。272个“健步走”小组吸引了5万余名群众参与,覆盖全市122条主干道和84个社区,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开展治安巡逻。群众普遍反映:“运动的多了、赌博的少了,交友的多了、吵架的少了,日子越来越幸福了。”
(新法治报 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