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邻里纠纷、道路纠纷……一直以来农村矛盾纷繁复杂,但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溜沙口村,连续十年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当地老百姓都说,这多亏了他们村里有个“和事佬”。
“和事佬”是村民对乡人大代表覃万松的尊称,他从1995年至今已在村里工作28年,从组长、会计再到治调主任、乡人大代表,经他之手处理的矛盾纠纷多达上百起,调处成功率100%。
家庭和睦的“和事佬”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和睦是我们严守的第一道防线。”人大代表覃万松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某年冬日的一个下午,覃万松冒着严寒敲响了一户人家的大门,门内激烈的争吵声不绝于耳。这是四组的一个重组家庭,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帮助妻子养大了继女。但因为常年分居两地,感情越来越淡,丈夫过年回家和妻子频频争吵。争吵之后丈夫怀疑妻子有外遇,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覃万松敏锐察觉到了这一潜在风险点,第一时间登门做夫妻双方工作。在充分了解情况后,他及时请求村党支部书记支援。村党支部书记、妇女主任与覃万松组成的协调专班火速组建完成。经过连续三周20余次的上门劝导、交心谈心,终于帮助丈夫打消了思想疑虑,一家人又和好如初,一起风险隐患极高的婚恋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邻里关系的“和事佬”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邻里关系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覃万松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溜沙口村二组有两户村民因一根水管生了嫌隙。一户找了山泉水,清冽甘甜,接了饮水管从另一户的山上过。另一户便想就近用山泉水,对方却要求他另买水管接山泉水。邻居听后心生不满,偷偷割断水管。第二天用山泉水的那户发现水管断了,马上找上了邻居的门。
得知消息的覃万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解。被割水管的一方心里有气,明知道接水管不难,非要对方给自己接。割断水管的一方明知有错,却放不下架子。覃万松见双方都抹不开面子,便打趣地说道:“我们来帮你们接!”说干就干,随即带着组长一起上门帮忙接好水管,借梯下楼的双方和好如初。
项目建设的“和事佬”
“项目建设是一个村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全力做好协调服务。”覃万松如是说。
2019年,正值459省道项目建设途经溜沙口村,这关乎79户村民、130余处公路征地。这项历时两年的大项目顺利完工时,“零矛盾”的背后与村民和项目部的协调配合息息相关。
覃万松回忆道,当时项目部一个电话打来,他就立即赶到现场,从始至终奉行一切优先施工,其他问题村里想办法解决的原则。为防止出现阻路纠纷,覃万松一路为沿线村民做思想解释工作。
施工过程中总会遇到难缠的事,而覃万松遇到的,则是一棵生长在路边多年的核桃树。因为土地可以领到补贴,而核桃树不可以,该砍树还是该铺路,路边这位农户犯了难。覃万松见状赶紧劝说道:“这棵树不值多少钱,但你把树挖了可以跟项目部商量,让他们帮你一起把入户路铺了,也就替你省了力也省了钱。”农户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
“无论是作为村干部还是人大代表,我都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这都是举手之劳,只有真正为民做事,解民之所难,才能做到问心无愧。”覃万松说。
举目有风景之异,思之有今昔之叹。二十八年为民初心,覃万松的“和事佬”之路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通讯员:陈虎、许波、刘亮、张炜)
稿件来源:湖北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