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接触的书是图画书,那是在上小学前,当时我常住姥姥家,有一天,小姨带我去串门,我看到人家的炕头上有一本图画书特别好看,其中一幅图是几个妇女大笑的样子,我觉得很有意思,看到窗台上有一截铅笔,我就用小姨教过我的有限的几个字,在图片下方歪歪扭扭地写下:“笑下大牙来了。”小姨和邻居一家在外间屋说话,看到我半天没动静,进来一看我在书上写的字,几个人哈哈大笑,我觉得挺不好意思。
此后,我对图画书特别感兴趣,在外地工作的父亲买回来一本《小白兔与大灰狼》的图画书,被我们姐弟翻看了好几年。书的页数被我们翻得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薄薄的几张,内容我早已倒背如流,却还是乐此不疲,故事里的每一句话都被我重复念了无数遍。
后来,村里的供销社有一些图画书在卖,多是黑白的连环画,我们叫它小人书。小人书的内容很广泛,其中好多是电影的缩略版。这种小人书我们都是揣在衣兜里,有的同学上课偷看小人书,被老师没收的情况常有。谁家的小人书多,谁就有优越感,想看的去求着人家借,有时用自己的小人书换,如果是人家看过的还不行,还要用零食或其他玩具来交换,人家还要说上一句:“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有一次,父母带我去县城赶集,在老城的集市旁边是新华书店,我好奇地走了进去。那屋子很大,里面的书架上摆满了书,除了我看过的小人书外,还有课外作文等,让我大开眼界。一本书最便宜的一毛多钱,那一次我挑过几本书后,立马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然而,父母并不常去县城,去县城也并不总是带上我,我去县城的机会一年也只有两次,去的时候,父母要给我买新衣、新鞋,需要我试穿,常常没有时间去到书店。
上中学后,我接触的书逐渐多了起来。那时候,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一个星期天,我骑车到20多里外的县城新华书店,买回了几本书,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学校里一位老师,他问我自个儿到县城做什么,我只好实话实说“是来买书”。没想到这位老师对我大加赞赏和鼓励,他陪我骑行了一路,鼓励了一路。后来这位老师把自己的藏书送给我好几本,让我多读,并专门从新华书店买来适合我读的书送给我,老师每给我一次新书,就会让我谈一次对读过的书的体会,我认真回答,有时还要写下来交给他。有一次,老师在读过我写的读后感后,非常肯定地对我说:“你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句话让我感觉像是受到了最大的奖赏。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书是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从乡村到小城,历经曲折,我却初衷不改,始终坚持着对读书学习的追求和热情。
我曾专门去到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在那里坐一坐,抽出几本书来阅读,感受身在异地、心在净土的宁静氛围。
如今,我的案头上各类书籍堆积如山,我出版过的两部书在触目可及的地方,书对于我,是滋养心灵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