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名与王光如老师见面,是在一个特殊的日子,眼前这个当年给毛主席献花的小姑娘,如今已届耄耋之年。她依旧灿烂地笑着,岁月并未带走当年的纯真,让人仿佛又看到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片《祖国的花朵》里的那个小女孩,片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不由得脱口而出,余音绕梁,让我想起了曾经的那些经典老歌。
老歌,是时代精神的缩影。我们这代人从小是听着红歌长大的,从《东方红》《太阳出来照四方》《红星照我去战斗》,到《希望的田野》《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仿佛把人带到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带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从中感受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和改革开放的壮志豪情,让人追忆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奉献青春热血乃至宝贵生命的英雄,生发出一种豪迈的英雄气概,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接续奋斗。
老歌,是历史记忆的符号。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很多事情,有的甚至改变了人生轨迹,让我们刻骨铭心。1976年,三位伟人相继离世。歌唱家郭兰英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演唱《绣金匾》,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这首诞生于抗战时期的革命歌曲犹如一朵生命力旺盛的艺术之花,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传唱至今,经久不衰。1977年,恢复高考,同时也是国家一系列重大变革的开端。这一年,最流行的歌曲是《祝酒歌》。实现祖国统一一直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从荡气回肠的《我的中国心》,到众人合唱的《东方之珠》,再到《七子之歌》,很多人脸上绽放着笑容,眼里却噙着泪花,这些歌曲记录和见证了“一国两制”方案的提出及香港澳门主权的回归,成了无数华人共同的文化记忆。从抗洪版到抗疫版,时隔22年,一曲《为了谁》感动了千千万万人,诠释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这就是老歌的魅力,以震撼人的情感,引领方向,凝聚力量。
老歌,是青春岁月的回声。我上高中时恰逢改革开放之初,春回大地,波澜壮阔。历史与现实碰撞,迷茫和憧憬交织,那时候流行的歌曲是《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从张海迪、女排姑娘身上,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苦难都抵挡不住青春火焰的燃烧。如果给青春找一个代名词,高考是必不可少的。一代人的高考,几代人的青春,全家人的希望,大学生被定义为天之骄子,学习是火热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上了大学后听到的歌曲就更多了。《红河谷》《塔里木河》《阿凡提之歌》是早操的序曲,正课前是文艺委员教唱的台湾校园歌曲,追的电视剧是《霍元甲》《上海滩》《射雕英雄传》,随口而出的是它们的主题曲。宿舍里也曾偷偷学唱《小城故事》《恰似你的温柔》,若干年后,我也在《甜蜜蜜》的旋律中收获了爱情。
歌为心声,润物无声。老歌经过时间的淘洗沉淀于心,是岁月留给生命最好的礼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老歌,每个时代都有唱红的歌曲,当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旋律响起,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随之喷涌迸发。一支支难忘的歌,陪我们走过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一首首经典老歌,让我们常忆起那份情那份爱,她是永恒的星辰,绝不会在银河中坠落。
流动的时光,行进的中国。从老唱片到磁带,从收音机到随身听,从光盘U盘到智能手机,从卡拉OK到满大街直播唱歌;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将《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回地球,到“嫦娥一号”卫星搭载《在希望的田野上》响彻寰宇。这些熟悉的声音,倾诉着对时光的感恩,寄托着对未来的向往,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见证着祖国前进的脚步,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梦想,相信,我和我的祖国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