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驶入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胜新村,江南水乡美不胜收。白鹤镇被誉为草莓之乡,是地地道道的农业大镇。近年来,通过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里的乡村实现了“貌美芯更美”,成为上海乡村治理的优秀代表。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上海的农村资源越来越‘稀缺’,然而面对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度调整,农民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层变化,法治建设已然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白鹤镇通过学习和消化超大城市先进的治理理念、强大的治理能力和精细的治理方式,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为践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乡村样本’。”白鹤镇党委书记朱磊明说。
加强队伍建设
近日,白鹤镇千年青龙塔遗址迎来毗邻花桥镇(隶属江苏省昆山市)和安亭镇(隶属上海市嘉定区)的基层干部观摩团。他们在领略文化古迹的同时,还深入学习白鹤镇如何将乡村发展与生态、农业、历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
据悉,白鹤与花桥、安亭均处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腹地,近年来三地联合构建“安亭—花桥—白鹤”(以下简称“安花白”)城镇协同发展圈,在党群阵地共育、城市生态共建、产业发展共兴、社会发展共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融合,实现跨区域协同治理。
白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学军说,随着近沪地区跨域协作日益紧密,基层干部队伍要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以绣花般的精神深入推进乡村治理与城市治理的同频共振,为“长三角”协同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基层干部能力建设方面,近年来,白鹤镇正式组建城市运行管理总队,将人口管理员、综治中心人员、网格巡查员、市容协管员等力量整合在一起,打破原有岗位身份和工作边界,不断提升基层执法管理队伍“一专多能”“全岗通联”的能力,有效解决基层治理中“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问题。
在干部法治素养提升方面,白鹤镇针对基层执法人员广泛开展法治培训和实战演练,大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并加强法制审核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执法监督等工作,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回应群众诉求
“村级道路要求维修”“农村奖扶金如何依法发放”……走进胜新村一站式组织生活室,偌大的白板上逐一罗列着村民的建议和问题,每一项问题后面还列明认领办理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名字。
除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白板认领制”,该村还创设了“党员走访联系制”“村民恳谈首议制”等一系列便民为民新机制,通过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村党总支书记李一华向记者介绍“群众利益无小事白板认领制”
这只是白鹤镇推进法治为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当地每年还持续推进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完成了新建养护院、天然气入户、农村危桥改造等工程,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强化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的法治保障和依法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政策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聚焦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薄弱问题,白鹤镇持续推进“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发挥好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为村民排忧解难;同时,充分调动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等法律服务力量,对接个体工商户、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主体,在优质农产品公证、企业合规审查、融资帮扶等方面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城乡两元结构不均衡问题,白鹤镇在推进公共服务为民便利化、现代化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建立村民法律服务档案,推进精准普法,有效防范各类坑农伤农案事件发生。
拓展服务功能
一边要移栽草莓幼苗,一边还要抢收应季蔬果,上海盈鹤蔬菜专业合作社里一片忙碌景象。“我们是外地人,尽管上海生产成本较高,但我们仍坚定选择在白鹤承包土地搞开发。”该合作社负责人孔超说,正是这里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和良好的社会治理生态,让更多外来人口留下来扎根发展。
上海盈鹤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必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农村开发开放,积极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还要大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理念和模式,让美丽乡村‘貌美芯更美’。”白鹤镇党委副书记王维维说。
为此,白鹤镇制定并推进实施《幸福社区建设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以点状社区中心为主要覆盖对象,按照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计划三年内实现“一村居一特色”幸福社区建设全覆盖目标。
根据这一计划,白鹤镇首先为本地村民、外来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搭建“客堂间”议事平台,推进各类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议事协商、民主管理。
其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农村延伸,整合行政事务受理、看病配药、文化休闲等各类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积极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创新“一网通办”“全岗通联”“社会组织服务”等模式,真正做到为农民多办事,让农民少跑腿。
据悉,近年来,白鹤镇推进共享农庄、民宿、康养、餐饮、文娱等产业项目多点开花,推动农业与康养旅游、文化创意等深度融合,让更多的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实现由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