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关注 > 虹螺山下 “富村山居图”正徐徐铺展 ——走进“乡村治理促振兴样本”之小寺村

虹螺山下 “富村山居图”正徐徐铺展 ——走进“乡村治理促振兴样本”之小寺村

发布时间:2023-10-15 来源: 辽宁长安网 作者:佚名

  车辆行驶在葫芦岛市南票区虹螺岘镇的小路上,窗外成片的玉米地一入秋就褪去了绿衣裳,披上了黄斗篷。金黄的玉米棒诉说着丰收的好年景。

  依然是乡村常见的安静,车里只能听见车子行驶的嗡嗡声,但车辆向左拐了一个弯后,车轮碾压石子的声音也听不到了。“这路真平,车开起来一点声都没有。”司机禁不住感慨道。

  车子开到虹螺岘镇小寺村村部前停了下来,一条黝黑的柏油路作为村里的主路,从村南口钻到我们的车下,又沿着村子不断向北延伸。柏油路两边各有一排成荫树,树后是村民家干净的白色院墙。

  “你别看现在村里这么安静,等一会儿你见了谢书记,他嗓门大得都吓人。”南票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超口中的“谢书记”,是小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谢仁宏,还没见面,王超就给记者打了一剂“预防针”。

  “让你们久等了!我刚才干活踩了一脚泥,实在没办法就回家换了双鞋。”我们正说着话,耳边就传来了洪钟般的声音,放眼望去,一名男子正由50米开外大步向我们走来,但声音已经近在耳畔。这人正是谢仁宏。

  王超向谢仁宏表明了我们的来意,谢仁宏和我们一一握手后又马上转过身对王超说:“王书记,最近村里有几个摄像头不好用了,我想给村里换两个更高级的……最近在开展‘美丽庭院’活动,我正组织村民积极响应呢……我们在前面又改了一个‘孝道’小广场,工程进行一半了……”

  一件事接一件事,谢仁宏说得飞快,但只字未提“采访”两字,他的心里装的只有村民的事。

  除了把村民的事装在心里,小寺村是如何破题“乡村振兴”的?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了小寺村……

  谢仁宏(右)在葡萄种植户家里查看葡萄生长情况

  谢仁宏(右)在葡萄种植户家里查看葡萄生长情况

  两项改造让路变宽了水变清了

  重视家庭经营也要重视村庄建设

  进了办公室,记者才好好打量了一下谢仁宏——个头不高却很健壮,脸晒得黝黑,浓眉圆眼。他说自己“矬粗短胖”,记者却觉得他不怒自威,一看就是能“镇住事”的人。

  但小寺村的发展可不是谢仁宏“镇”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谢仁宏成为“村官”,最初其实是因为“置气”。

  有一年,常年在外经商的谢仁宏因一场病,不得不回村静养。“我以前知道,咱村不穷,家家都挺能赚钱。但我真没想到,回到村里一看,路也不像路,村民连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都保证不了。”回忆起曾经的小寺村,谢仁宏历历在目。

  原来,多年前,省道锦赤线改道,绕过小寺村,原先穿村而过的省道一下子变成了村路。由于没有了日常维护,几年的时间,路面就变得坑坑洼洼。汽车在这样的路上跑,颠簸得就像过山车。外加村民乱丢乱放,村里最宽的路过一辆马车都费劲。街上没有路灯,天一黑村民就寸步难行。村子上游还有一家污染特别严重的企业,导致村民自家的井水打上来都泛着绿光,做出的米饭都是绿色的。

  谢仁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家家不穷,但村里却不像个样子。于是他就总琢磨着要为家乡做点什么。

  2013年,谢仁宏托关系给村里整来了120盏路灯,一想到村民晚上出门能有亮了,他心里高兴够呛。可没想到,村里却把路灯当麻烦,拒收了。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都不要,谢仁宏一气之下就参加了当年的村干部换届竞选。选举会上,谢仁宏承诺两件事:一是巷路硬化改造;二是自来水改造。

  那次选举,谢仁宏以高得票率当选小寺村党支部书记。

  三年时间村里大变样

  两项承诺,吃水是最要紧的事。因为污染严重,村民自己井里打上来的水都不能用,于是谢仁宏一边督促上游企业搬迁,一边进行自来水管道铺设,他要让村民和城里人一样,拧开水管就能喝到干净的自来水。

  但自来水管入户需要村民自己掏钱,每户215元。有的村民说:“以前村里也收过改水路的钱,但最后不还是这样?这钱我不交。”有的村民报名了,又退了,有的交钱了,第二天又要回去了。最终,仅有一半的村民交了这215元钱。

  但是,刚安装了几户,剩下那一半村民就都呼呼啦啦赶来交钱了,因为大家早都传开了,交了钱就真能用上24小时入户的干净自来水。

  2014年6月26日,小寺村自来水工程全部完工,全村380户常住人口都吃上了干净水。

  巷路硬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东也占,西也占,宽敞大道就剩一条线,大车来了一片土,小车来了看不见……”这是谢仁宏根据村里当时的情况编出的顺口溜,为了让宽敞大道恢复原貌,谢仁宏告诉村民,路面乱堆乱放的东西必须都清走!

  谢仁宏一边给村民讲道理,一边“吓唬”村民,说乱堆乱放不清走,他就都给拉去卖钱。软硬兼施,最终村里巷路从“一条线”被扩到了5米宽,最宽的路面有13米。为了不让村民再随意占用巷路,谢仁宏在路边栽上树、种上花,还铺上了边石。

  巷路硬化后,路灯也亮了起来,用了3年的时间,小寺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一年,村里老何家姑娘回娘家,进村没找着路,她给她爸打电话问:‘咱家在哪条胡同里?’”谢仁宏说完哈哈大笑起来,笑里透着藏不住的骄傲。

  不放过任何小细节

  光在办公室坐着根本没法体会小寺村的美,于是我们一边采访,一边跟着谢仁宏到村里转一转。

  走在黑色的柏油路上,记者发现路面两侧都有一部分路是用石砖铺设的,在询问后得知,这些特殊的路面是专门为牛羊铺设的。

  “村子好不容易变美了,必须保持。村里养殖户较多,大都采用传统散养方式,以前路面上粪便哪儿哪儿都是。于是我们就专门修建了‘牛羊专用通道’。”谢仁宏说,有了专用通道,粪便不再随处可见。

  “我现在还要求牛羊不能横穿柏油路,东边的村民,你放牛放羊你就往东走,西边的你就往西走,没有路我就给你开路。”说着话走到一个路口,谢仁宏指着最东边的一户说,“那家也是养殖户,之前他总去西边放牧,走一路粪便掉一路,邻居也经常抱怨。我就从他家门口往东开了一条路,这下他往东走就更方便了,就再也不往西来了,一下子问题就解决了。”

  除了“牛羊专用通道”,谢仁宏还在村里修建了文化墙,增设了凉亭、拱门,在路两边每隔10米就安置一个垃圾桶。谢仁宏说:“现在村里孩子都知道,村子变美了,垃圾不能随便扔。”

  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让小寺村真正成为了一道风景。

  小寺村这条路,谢仁宏每天都要走上几遍

  小寺村这条路,谢仁宏每天都要走上

  大家都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

  村民的归属感越强,越能主动参与到村庄建设中来

  “去哪啊?”“出去啊?”“溜达啥呢?”走在小寺村的路上,路过的村民都会热情地和谢仁宏打招呼,每个招呼都像一家人一样自然。

  在村民的心中,小寺村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

  村子大刀阔斧改造后,谢仁宏深知乡村振兴绝不光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众人划桨才能划大船。村子不是我一个人的村子,村子发展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做成的事,所以我必须把全村村民都动员起来,让他们觉得小寺村就是自己的家,家里的发展就要靠自己。”

  家家争当文明户

  想要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那就要让村民有荣誉感、归属感。7年前,小寺村开始进行文明户评比活动,每年都会评比出10个文明户,其中包括好邻居、好婆婆、好媳妇,养殖能手、种植能手、致富能人等。

  小寺村的村务公开栏上有一个“十星级文明户”光荣榜,谢仁宏说:“每次评选村里的村民都特别踊跃特别重视,我们都实地检查,逐项打分,生怕因为自己的不认真评错了。”

  记者看到,榜上每个人的十颗星还做了量化区别,榜首何宝胜的每颗星都是最高等级的三星标准,其他在榜的人虽然也是十星俱全,但每颗星的等级却不尽相同。“‘十星级文明户’内部也要有所差别,这样便于动态管理,做得不够好的下次可能就退出光荣榜了。”谢仁宏介绍说,“何宝胜之所以十颗星都是三星标准,是因为人家样样争先带头,全村人都服气。”

  小寺村中“星”光璀璨,也涌现出一批追“星”者。“文明礼让爱国星”“和谐文明素质星”“环境卫生清洁星”纷纷闪亮登场,村里的中小学生中还出现了村里引导评选的“看手机时间最少星”。今年72岁的李淑莲大娘家里就摘得了一颗“最美庭院”的“星”。

  “咱年龄大了,干不了什么活了,但能把屋里屋外、院里院外都收拾干净,村里变得这么漂亮,也得把院里屋里拾掇立整儿的。”李大娘一边摘着院子里的朝天椒一边笑着和我们说。

  村里有个“快速反应部队”

  有了荣誉感、归属感,村民也就有了责任心,村里再有大事小情,村民都能主动挑大梁。

  高延军在村里德高望重,说话十分有分量,于是他成为了村里的乡贤,也是村里矛盾纠纷的“消防员”。

  一次,村里的亲叔侄因为砌院墙的事引发了矛盾,高延军知道此事后,往双方家里跑了好几次。“别说好几次,就是十几次、几十次也必须跑,现在村里发展这么好,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影响和谐。”高延军说。

  “法律明白人”李学明也是村里挑大梁的一员。在李学明的院子里,我们看到他用一个水瓶子、一个滑轮制造的“自动门”,看到他亲手打造的秋千和弹簧沙发,还看到他经常学习的各类法律书籍。

  因彩礼问题,村民侯某与亲家发生了矛盾。农历小年,侯某酒后去亲家家中大闹,一气之下甚至扬言要“杀全家”。“不赶快处理,这个年就容易真出事。”李学明3次上门,充分运用自己的“巧”和平时学的“法”耐心调解,终于在年前做通两家人的思想工作,矛盾快速消除。

  谢仁宏说:“在化解矛盾这件事上,我们有个由乡贤、‘法律明白人’等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队’,就突出一个打小、打早,矛盾越小、越早越容易解决,等到矛盾大了、转移了,就被动了。”

  村民主动挑大梁,小寺村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村民都乐呵呵地过着好日子。

  高延军(左)向谢仁宏汇报村里的情况

  高延军(左)向谢仁宏汇报村里的情况

  村民说起现今的日子很自豪

  村庄建设既要有“外在”也要有“内在”

  在谢仁宏的柜子里,堆放着10多本“学习笔记”,里面记满了他摘抄的句子。谢仁宏学习的习惯,已经坚持10多年了,每天他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人民日报》,把上面重要的精神摘抄到“学习笔记”上。

  乡村振兴不仅要在村庄美化上下功夫,更要在提升乡风文明上费心思,让美丽乡村建设与村民素质提升相得益彰。谢仁宏深知这个道理,于是他不光自己学,还带着村民一起学。

  大喇叭响起来

  “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孝道,这是前几日我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验交流大会上听到的一个故事,我感触特别深,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这天早上8点刚过,小寺村的大喇叭里又传来了谢仁宏的“播音”。谢仁宏坐在“播音室”里,戴着老花镜,举着笔记本,保持和话筒不远不近的距离,一个字一个字认真读着。

  2016年,谢仁宏在村里支起了大喇叭,从那时起,他几乎天天都通过大喇叭给村民“上课”。“大喇叭更像我和村民交流的一个平台,我读到什么好的故事,上级传达什么精神或者村里最近有什么情况,我都愿意通过大喇叭和村民聊一聊。很多事一天两天他们听不进去,但时间长了就都听进去了。”

  村里最初的村规民约也是由大喇叭宣传出去的。“最开始村规民约是我自己编的,内容大多是不乱堆乱放、不乱搭乱建、邻里和谐、讲话文明等,都是土话、大白话、顺口溜。”在村部门前的小广场上,谢仁宏告诉我们,如今小寺村的村规民约已经是192个字的制式标语,但无论是顺口溜还是制式标语,小寺村村民的精神面貌都越来越好了。

  大秧歌扭起来

  除了在大喇叭里宣传孝道,谢仁宏还在村里建立了一个孝道文化小广场,希望村民能在小广场上一边健身一边学习孝道。

  谢仁宏的想法很简单,“以前农村生活,除了在地里忙农事就是玩棋牌、聊家常。现在,我更希望大家有时间就到广场上扭扭秧歌、健健身,顺便给精神生活‘充充电’。”

  谢成林、田秀贞老两口就特别爱扭秧歌,这天在他们家中,田秀贞大娘还给我们展示了她扭秧歌的服装,“你看我们这秧歌可不是扭着玩的,我们是有服装的。农闲的时候,晚上刚过饭点,你就看吧,广场上都是人。”

  谢成林大爷接着说:“我们秧歌队有五六十人,每天一扭就是两三个点,我天天领头扭,越扭身体越好,越扭越来劲!”

  近几年,小寺村先后被省市评为文明实践站、文明村镇。2020年11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公布,小寺村光荣上榜。

  “小寺村成为全国文明村之后,村民都特别自豪,参与村集体活动积极性更高了!”谢仁宏高兴地说。

  新生活也带来了新风气。近年来,小寺村积极破除陈规陋习,相继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理财小组、村民评理说事点,杜绝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小寺村还打造了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和多功能阅览厅。谢仁宏说:“我们之后还打算建村史馆、好人馆,设立升学奖学金,一定要把小寺村文明示范村荣誉保持住。”

  村民的日子过得就像李淑莲家的朝天椒一样火红

  村民的日子过得就像李淑莲家的朝天椒一样红火

  后记

  填实“空壳”乡村振兴才有后劲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乡村振兴,村民富裕是关键,村集体经济实力也要不断增强。

  从满路泥巴牛羊粪,到如今的美丽乡村,小寺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每次“升级”,谢仁宏都得四处“哭穷”,用他自己的话说,村里的每一米路、每一盏路灯、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是他“要”来、“求”来的。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村里集体经济薄弱,每年村里的收入谢仁宏掰着手指头就能算明白,“兜里的钱太少了,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小寺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在全省11561个行政村中也普遍存在。想要真正实现民强村富,村庄“领头羊”就不能等、不能靠,要积极主动作为,增强内生动力,想方设法寻求增强村集体经济的最优路。但增强村集体经济的方法不能一刀切,所以在探索时还要依据村里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想办法。

  小寺村也一直在夯实村集体经济实力的路上不断探索着。一方面,谢仁宏广泛联系在外经商创业的本村村民,鼓励他们回乡创业、造福家乡、带动致富。另一方面,小寺村加强对农户养殖业和种植业的扶持,并试图将其形成拳头产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针对小寺村被女儿河环绕、环境优美宜居,村里又有葡萄采摘产业的情况,谢仁宏还希望有朝一日能打造出一个“旅游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一些刚刚摘掉“贫困村”帽子的村庄更需要不断加强内生动力,探索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的有效形式。但是,村庄靠自身“造血”的同时,外部扶持“输血”也不能断,内外协同发力才能不断增强村庄发展后劲。

  


原文链接:http://www.lnfz.cn/news/644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