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沙龙 > 打造不一般的特邀调解品牌——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法院“陈老师工作(调解)室”

打造不一般的特邀调解品牌——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法院“陈老师工作(调解)室”

发布时间:2023-10-15 来源: 贵州长安网 作者:佚名

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法院邀请退休老党员陈传银同志担任特邀调解员,入驻到辖区阿戛人民法庭,挂牌成立了“陈老师工作(调解)室”。自2018年以来,工作(调解)室年均诉前调解案件一百余件,以独特的调解理念,接地气的工作方法,情理法相融合的情景语言,获得群众“调解就找陈老师”的优良口碑,成为法院解纷的“贤内助”,架起了司法为民的“连心桥”。

打造不一般的特邀调解品牌——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法院“陈老师工作(调解)室”

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创新“枫桥经验”实践,回应广大人民群众调解服务新需求,水城区法院以建设品牌调解室为抓手,激活非诉解纷力量,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在辖区阿戛法庭打造了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群众认可的“陈老师工作(调解)室”,让品牌调解室建设工作成为人民法院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解室“来头”不一般

“陈老师工作(调解)室”主要调解力量来源于水城区法院精心选任的人民调解员——退休老党员陈传银老师,他198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2013年从阿戛镇幸福小学退休,在当地德高望重。2018年9月受水城区法院聘请担任专职调解员后,他坚守共产党一心为民的初心和使命,“退而不休”,不拒“小”、不畏“繁”,在“小案件”中彰显老党员担当。2022年11月,在水城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阿戛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水城区法院针对辖区社会矛盾纠纷特点,在阿戛法庭正式挂牌成立了陈老师工作(调解)室。多方共建、多元共治的专职特邀调解员工作室就此诞生。阿戛法庭依托打造特邀调解品牌,不断加强同辖区党委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实质性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

在过去五年里,陈老师已成功调解案件近800件,大大减少了阿戛法庭诉讼案件,切实减轻了当事人诉累,收获无数“点赞”。工作室墙上挂满了当事人赠送的锦旗,“花甲老人坐阵 排忧解难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 优质服务为人民”。每一面锦旗、每一句赞扬,都体现出工作室调解服务在群众心中的“好口碑”。

调解员“做法”不一般

陈老师工作(调解)室的调解方法可谓“千变万化”。

一是抽丝剥茧,直击根源。工作室在调解中做到“兼听则明”,既充分听取和了解当事人陈述和诉前听一面说辞,还做到认真分析矛盾纠纷的内容和情况,更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矛盾纠纷的深层次原因,对矛盾纠纷抽丝剥茧,找到纠纷产生的根源,针对矛盾纠纷根源,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二是明知以法,把握原则。在调解中,当事人往往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尽可能掩饰自身问题和过失,片面为自身争取利益。工作室坚持对当事人释法明理,发挥法律引导和规范作用,还广泛收集和向当事人讲解相关典型案例,让双方当事人能够认识到自身问题,评估诉讼风险和成本,让纠纷在诉前得到解决。

三是动之以情,互相体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基层的许多矛盾纠纷发生在同村、同族、亲友、乡邻之间,当事人之间有着深厚感情。工作室充分利用当事人之间的情感基础,借助传统文化和善良风俗,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照顾彼此关切,顾念乡邻情谊,让当事人以“解铃还须系铃人”的调解心态,寻求双方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体现亲族邻里间的关爱互助之情。

四是随机应变、方式灵活。对于当事人双方均有调解意向、案情简单且分歧较小的纠纷,开展“面对面”调解,调解时双方当事人同时在场,在调解员的引导下直接进行沟通、协商,增强调解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对于分歧较大、对立情绪严重的当事人纠纷,则选择“背对背”调解,调解员分别做当事人的工作,努力居中翰旋。在同一案件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面对面”和“背靠背”的调解方式,为当事人化解矛盾纠纷营造良好的协商氛围和环境,拉近彼此距离,缩小彼此分歧,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调解“效果”不一般

“陈老师工作(调解)室”品牌创建以来,年均诉前调解案件一百余件,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通过创建特邀调解品牌,加强矛盾纠纷的诉前调解,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化解在基层,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

陈老师工作(调解)室的建立和完善,为水城区法院逐步建立多方主体、多层推进的纠纷化解链条以及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水城区法院将充分发挥司法引领作用,强化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的类型化专业化调解,进一步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原文链接:http://www.gzpeace.gov.cn/info/1411/5730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