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你们的用心调解,不到一个月就把我们公司这纠纷化解了,还为我们节省了50多万的诉讼费,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在襄阳市金融消费保护与纠纷调解中心,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刘某对襄阳市襄城区法院法官表示感谢。
近日,襄城区法院巧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成功高效化解一起标的额为9576万元的公司债券交易纠纷。
案情回顾
2015年,原告湖北某商业银行与被告襄阳市高新区某民营企业签订私募债券认购协议,约定被告向原告定向发行规模为6000万元的私募债券,期限为3年。债券到期后,被告仅支付部分本金及利息。原告多次催要未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主动审查评估
襄城区法院经审查发现,该案债券交易事实清楚、证据齐全,双方争议不大,有很好的调解基础。承办法官立即拨通襄阳市高新区某民营企业电话,了解其经营状况及成诉原因。该企业认可湖北某商业银行所诉事实,但一次性还款压力较大,希望能延长还款期限。法官迅速与湖北某商业银行进行沟通,建议该案先进行诉前调解,湖北某商业银行表示无异议。襄城区法院第一时间将该案委派给襄阳市金融消费保护与纠纷调解中心进行诉前调解。
全程辅助调解
案件推送至襄阳市金融消费保护与纠纷调解中心后,因案件所涉金额较大,且涉及私募债券专业性较强,襄城区法院法官全程参与,与调解员随时保持沟通,逐一对证据进行认定,分别做双方当事人工作,尽最大努力平衡双方利益。
经过前期大量沟通工作,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在3年内分期偿还全部欠款,双方当事人在襄阳市金融消费保护与纠纷调解中心签订了调解协议。
及时司法确认
调解协议签订后,双方当事人共同向襄城区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因法官全程参与了诉前调解过程,清楚掌握案件基本事实,对调解协议内容也进行了审查,立案庭快立快审,三日内便出具了司法确认裁定书。
该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得到了妥善化解,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52万余元,既保障了企业持续良好经营运转,又维护了辖区金融秩序稳定,取得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该案的顺利调解,既是襄城区法院建立“法院+”联调机制、织就多元解纷治理网格的缩影,也是全流程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生动写照。襄城区法院主动作为、高位推进、系统发力完善诉调对接机制,不断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共奏诉源治理“大合唱”。今年以来,该院共向各调解组织推送案件3876件,调解成功494件,调解成功申请司法确认377件。
稿件来源:湖北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