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收到了,我的手机微信里收到了986元转账款,感谢你们热心调解,使我们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谢谢!”收到赔偿金后,原告王先生不停地表示感谢,其他业主带头鼓掌……前不久,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法院调解室里传来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来自某小区的12位业主分别得到被告给付的财产损害赔偿款,并在调解员的指导下递交了撤诉申请书,在撤诉笔录上签了字。
调解现场
事情源于一场突发火灾。2021年8月16日凌晨,太原市万柏林区消防救援大队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万柏林区东社街道某小区电动车充电车棚发生火灾。业主刘女士发现,自己停在车棚里新买的电动车一夜之间被烧毁,现场一片狼藉,多辆电动车横七竖八倒在地上。
火灾事故认定书认定了起火原因,起火点位于该小区电动车充电车棚内西侧,业主贺某的白色电动车中部脚踏板处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这次火灾烧毁了电动车56辆、充电桩2个,涉及业主49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50697元。
调解过程
为了挽回财产损失,从2022年12月11日开始,该小区陆续有麻某、高某等业主以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将贺某、该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该充电桩销售公司三名被告起诉到万柏林区法院。三名被告对案件事实认可,承认小区失火有自身的原因,但对于赔偿责任却各说各有理。其中被告贺某和该小区物业公司认为自己也是受害者,不该承担全部责任。在多次调解未果后,法官及时进行开庭审判,经法庭调查,认定被告贺某负有60%的责任,被告某小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有40%的责任,被告某充电桩销售公司无责。
判决生效后,万柏林法院又陆续接到该小区同类电动车受损业主的起诉,于是该院探索以“首案示范+类案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调解员及时与多位原、被告进行沟通,请当事人来法院进行调解,并引导他们办理相关手续。同时给当事人讲清楚同类案件的生效判决书结果,帮助双方形成合理的诉讼预期,理性选择解纷方式。同时接受火灾教训,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财物的管理,劝说各方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以和为贵,互谅互让,原、被告均表示愿意接受调解。
今年9月8日,调解员请原、被告一起来到法院,被告贺某现场支付赔偿金,被告某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承诺相应赔偿金从物业费当中扣除,当事人现场签字捺印,申请撤诉,于是,调解室出现了开头那令人欣慰的一幕。
首案示范
现场指导调解工作的万柏林法院立案庭庭长袁文静说:“首案示范主要应用于我们对系列案件的调解工作当中,为及时妥善化解涉及当事人较多的系列案,我院推行‘首案示范+类案调解’的工作方法,针对系列案件,及时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首案进行裁判或调解,注重裁判文书的释法明理,在首案的示范引领下,帮助当事人形成合理诉讼预期,对其他类案快速调解,既公平公正,又快捷方便。正如这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系列案件,在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由责任方依照同类情况已生效判决确认的比例予以赔偿即可,免去了当事人很多诉累。”
来源:晋阳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