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派驻监督力量不足、监督内容发散、监督质效不高等问题,阿勒泰地区纪委监委在健全派驻机构统筹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从整合监督力量、细化监督内容、创新监督方式上下功夫,探索总结“轮驻+专项”小切口监督工作法,绘制工作流程图,把好的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并不断付诸实践以确保取得监督实效。
“以前,开展监督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导,聚焦重点不够,有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再加上缺乏对驻在单位进行有针对性地政治生态分析,存在发现不了深层次问题,监督浮在面上的现象。现在有了‘轮驻+专项’小切口监督九个步骤和流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们的监督质效。”地区纪委监委驻政协工委机关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崔平表示。
开展调研选准切口、制定方案明确方向、组织学习储备知识,是“轮驻+专项”小切口监督准备阶段的三个步骤。地区纪委监委驻发改委纪检监察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与委机关相关部室、巡察、审计等部门互通信息,收集问题,召开组务会专题研究讨论涉粮领域、交通领域管党治党基础薄弱等问题,精准选定“轮驻”单位和小切口监督方向,制定监督方案,明确监督重点、监督周期、监督人员,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储备业务知识,做到对所选重点内容政策清、标准清、流程清,压茬启动“轮驻+专项”小切口监督,确保监督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科学运用监督方式、建立健全问题台账、严格落实请示汇报制度,是“轮驻+专项”小切口监督驻点监督的关键三个步骤。地区纪委监委驻地委政法委机关纪检监察组在选取驻在单位开展驻点监督时,充分运用谈心谈话、查阅资料、畅通举报渠道、实地调查、延伸核查等方式,既注重查找差距不足、短板弱项,又深查问题背后的责任和作风问题。期间,建立对驻在单位涉及资金管理使用、工作作风不实等4类41个问题台账。对收到的信访举报问题结合监督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向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对涉及驻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1条线索与对口监督检查室“室组”联办,涉及其他干部线索的2条快查快办,充分发挥派驻监督的“探头”作用。
形成专题报告、开展“回头看”、总结提炼经验是“轮驻+专项”小切口监督成果运用的三个步骤。监督最主要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完善机制,保障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驻点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地区纪委监委各派驻机构对驻点期间发现的问题、线索处置意见及整改建议形成专题工作报告,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反馈驻点单位党组织落实整改。对“回头看”中发现的整治不力、消极整改的及时提醒、督办督查、提出问责建议,确保问题整改见底见效。同时,各派驻机构还注重结合“一组一特色”品牌创建工作,总结提炼监督中的好做法,形成“三盯三看五联动”等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
今年以来,地区纪委监委各派驻机构通过开展“轮驻+专项”小切口监督共发现问题86个,移交线索8个,督促党组(党委)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12人次,有效推动派驻机构发现问题更精准、找准症结更深入、督促整改更有效。
“下一步,我们将在深化‘轮驻+专项’小切口监督成效上持续用力,通过派驻机构统筹驻在单位机关纪委、内设监督部门、纪检专干盯住‘点’向‘专’发力,督促驻在单位党组(党委)统筹内部专业力量,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协调各类监督,推动监督向重点领域这条‘线’上延伸,从而形成‘面’上监督力量整合、监督程序契合、监督工作融合,不断推动派驻监督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地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阿勒泰地区纪委监委 熊招军 吴蓉 | 责任编辑 李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