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群众监督 > 贵州公安交警“唱”响交通安全,助力“村BA”全国总决赛!让“热爱”与“交通”安全同行

贵州公安交警“唱”响交通安全,助力“村BA”全国总决赛!让“热爱”与“交通”安全同行

发布时间:2023-10-31 来源: 贵州长安网 作者:佚名

  2022年夏天

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山村

因在村寨门口举办乡村篮球赛

引人关注,火爆“出圈”

充满民族风情的开场

热情高涨的观众、跌宕起伏的比赛

以及“接地气”的奖品……

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村BA”

自此,只要比赛开打

不论白天还是深夜

赛场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观众

每次网络直播都能引发全网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贵州的山水和苗族的艳、侗族的奇、水族的俏、布依族的雅、彝族的火,共同造就了贵州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民族文化,为“村BA”赋能了深厚的文化效应。在此背景下,贵州“村味”的“出圈”,无疑是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传承创新的结果。

当乡村院坝篮球蜕变为“村BA”的第二年,一个由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推动的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新一轮乡村篮球的热潮,这些在村里“摩拳擦掌”的球手们,终于有机会登上更大的舞台,与全国的篮球好手同场竞技。比赛规格从地方性赛事晋级为全国性赛事,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

10月25日,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迎来了总决赛,来自省内外上万名观众齐聚“村BA”发源地——台盘村,开启这场“村味”盛宴!赛事让球迷们大饱眼福的同时,也让交通安全保障成为了焦点。为全力保障赛事组织交通顺畅和观众出行安全,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从全省各市(州)交警部门抽调交通安全宣讲员,组成宣传小分队走进“村BA”全国总决赛现场,结合地域乡土文化,开展“文明观赛 平安回家”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美丽乡村行”

让“热爱”与“交通”安全同行!

  

“此刻点亮,唤一生希望;生命如此昂扬,用万千星光,燃青春力量……”铿锵词句,声声入耳,句句走心!火热赛事现场,宣传民警合唱歌曲《安全同行》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明交通理念“唱”出来,传递法治理念,传播交通安全知识,呼吁大家共同守护平安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让文明法治的种子在“美丽乡村”落地生根!

  

台上精彩演唱,台下热情高涨

群众通过响亮的歌声

近距离感受交通安全文化

让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声”入人心

“文明观赛 平安回家”

遇见“警小熊”守护平安路!

  

“文明观赛,快乐看球,远离酒驾,平安回家!”在全国“村BA”总决赛现场,宣传民警以球场看台为“宣传阵地”,寓教于乐与群众“喊麦”互动,向现场群众讲解,涉酒驾驶、疲劳驾驶、超员驾驶、分心驾驶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并倡导大家在日常出行时,杜绝乘坐农用三轮车、不系安全带、不佩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教育引导大家自觉抵制交通陋习,做到“文明观赛、平安回家”。

  

精心设置有奖互动环节

为积极参与交通安全知识问答的群众

送上交警小熊玩偶

为“村BA”交通安全助力

深受省内外球迷朋友的热烈响应!

  

道路通、百业兴,道路安、万家和。近年来,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从交通安全文化创新发展的高度推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向纵深发展。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持续创新交通安全宣传方式,不断丰富农村地区精神文化生活,将交通安全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乡村社会交通文明程度。

  

下一步,贵州公安交警

将继续结合地域乡土文化

将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推向深入

努力打造交通安全宣传“新名片”

为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让安全文明出行更加深入人心

持续推动交通安全文化实践遍地开花

成为到处都有的“活跃跃的创造”

为道路交通在安全基础上发展

以发展巩固安全

厚植广袤深厚的文化沃土!


原文链接:http://www.gzpeace.gov.cn/info/1354/5754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