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灯塔”守家园
——莆田忠门派出所打造“留守”家乡的好“枫警”
□陈静 徐林煌 黄镇举
忠门镇地处忠门半岛,是莆商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忠门人自古就有着“勇闯天下”的莆商精神,当地青壮年大多外出经商打拼事业,老幼妇孺常年留守在家。
近年来,莆田市公安局忠门派出所始终秉持“群众满意就是‘头等大事’”的理念,以创建省级“枫桥派出所”为契机,为外出拼搏的莆商打造平安后盾,打造“留守”家乡的好“枫警”。
“重”化解
多元合力化纠纷
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小打小闹……在忠门派出所,哪里有调解需求,警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很多时候,纠纷虽小,却牵扯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更包含着伸张正义、厘清是非的群众期待。”忠门派出所所长林金开如是说。
忠门派出所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当成倾听社情民意、服务辖区群众的“大课题”,积极打造多元调处体系,充分发挥“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聘请懂法律、明事理、热心肠、有威望的乡贤担任人民调解顾问,着力构建“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的村居治理格局,及时有效地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
“我们接受调解,就按你们说的方案来,没有异议。”
4月1日,在忠门镇琼山村人民调解顾问伍金发家里,土地纠纷双方当事人伍某亮和伍某美握手言和。
今年初,社区民警林奇鹏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伍某亮和伍某美两家因土地界限问题引发邻里矛盾。林奇鹏立即深入展开调查、剖析来龙去脉,并主动邀请人民调解顾问伍金发参与联合调解。调解中,社区民警、调解顾问分别以“法理”“情理”对双方进行情绪平复、思想调解、道理劝说,最终该起多年的土地纠纷成功化解,实现法理兼顾、警民联调。
“不仅是忠门所,我们在北岸辖区内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将治理重心下沉,会同乡镇(街道)、村(社区)和辖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工作,全面梳理排查、全情掌握本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情况。确保将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及时纳入视线。”莆田市公安局北岸分局副党委书记、政委郑映明说。
“办”小事
细微之处暖民心
“我们每日都会走村入户,了解群众的基本情况,与他们话家常,及时掌握辖区动态,群众遇到问,总会第一时间想到我们。”社区民警黄镇举谈起自己的日常工作。
3月21日晚,黄镇举接到辖区沁头村村民陈某的电话,陈某患有严重精神障碍,当晚发病前,陈某第一时间想到社区民警黄镇举,向其寻求帮助。接到求助后,黄镇举立即将陈某送至医院治疗。
正因为社区民警在日常工作中,与群众建立起和谐融洽的警民关系,群众将民警当做一家人,能够第一时间想到向民警寻求帮助。
为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忠门派出所针对辖区留守老人、未成年人多的实际情况,推行“社区走访+户证服务”双联动模式:一方面由社区民警上门摸排、走访登记行动不便的老弱群体;另一方面由户籍民警上门服务、集中代办、线上办理,突破窗口办证的局限,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把窗口服务延伸到家门口,让群众更加省时、省力、省心,不断提升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率。
优化“小服务”,管好“小事情”,忠门派出所从“小”处着手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真正及时有效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
“强”防范
数字赋能解难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写照。如何巧用这根“针”,串起“千条线”,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需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上下功夫。
对此,忠门派出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有效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目前,忠门派出所组建了“六级穿透”微信服务群1400余个,涵盖1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辖区人口全覆盖。
社区民警利用网络平台,延伸指尖服务,着力提升宣传精准度,每日在微信群内进行普法宣传、反电诈宣传。同时,社区民警利用日常走访,引导群众关注“国家反诈中心” APP 和关注“莆田反诈骗”公众号。
2月16日,忠门派出所通过预警数据分析、紧急见面劝阻,成功为辖区郑女士止损25.8万元,切实保护百姓的财产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忠门派出所依托综合指挥室“一屏四网”织起一张守护平安的“防控网”,实现了“指挥协同一体化、辖区治安一屏看、巡防警力一网管”,有效提升辖区社会治安水平。
“以前出去打工,家中长时间无人居住,总感觉心里不踏实。如今,村道、主要路口安装了视频设备,我们出门心里踏实多了。”村民柳先生说。
“作为进入北岸辖区的北大门,忠门派出所用最平凡的坚守、最细微的行动,履行好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平安的职责和使命。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全力维护辖区社会安定稳定。”莆田市公安局北岸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康建阳如是说。
责任编辑:林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