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百态 > 武汉公安今年抓获4296名网上逃犯,同比上升75% “只要有一丝线索,就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武汉公安今年抓获4296名网上逃犯,同比上升75% “只要有一丝线索,就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发布时间:2023-11-16 来源: 湖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武汉警方通报,截至11月12日,今年该市公安机关共抓获网上逃犯4296名,比去年同期上升75%;其中,潜逃10年以上逃犯25名,同比上升317%。

  不断攀升的数字背后,是武汉公安建立信息化的预警模型、坚持多警种联动快反的探索和实践。

  “无论逃犯躲到哪里,只要有一丝线索,就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对本地历年逃犯,武汉警方定期清理,实行“一逃犯一专班、一逃犯一方案”,只要逃犯还在逃,专班不撤,力度不减。对外来重点逃犯,武汉警方逐一深度研判,“量身定制”抓捕措施,快速行动。

  天罗地网,响应快速

  武汉警方今年抓获的逃犯中,潜逃时间最长的,是被湖南湘潭警方列为网上逃犯的蒋某明。1992年,他因纠纷将同村村民打死后潜逃在外。

  潜逃31年的蒋某明,在武汉从暴露行踪到落网,仅仅2天。

  3月1日,武昌警方在工作中发现,蒋某明曾在武昌区车家岭附近出现,立即组织警力成立专班调查。专班民警反复筛查,锁定一名嫌疑男子,并通过视频监控追踪至其租住地。

  民警走访得知,该男子自称“李某”,不久前来车家岭附近租住,操湖南口音,在工地做搬运工,平时不用手机。3月3日下午,“李某”在租住地被抓获。经DNA鉴定,他就是蒋某明。

  “隐藏个人踪迹,隐瞒过往经历,性格怪异,做人低调,是在逃人员的共性特点。”武汉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逃犯深藏人海,如何快速抓捕?近年来,武汉警方以科技赋能为支撑,充分利用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信息化网络,构筑起全域可感、触动预警的“警务天网”,能及时发现、锁定违法犯罪分子活动空间,提升城市风险防控能力,“就像有了‘千里眼’,发现可疑对象后可自动研判、实时预警,推送至属地公安机关开展核查。”武汉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武汉警方还根据市域特点,结合治安状况、道路分布等情况,由内向外共设置案事件中心快反圈、区域围堵控制圈、外围快速封堵圈、市域感知布控圈等4道防控网,优化调整852个围堵点位置,将警务触角延伸到市域防控的最前沿,不断提升“关门上锁”应急围堵实战水平。

  天罗地网与快速响应相结合,更有利于警方抓住战机。10月27日,因涉嫌职务侵占犯罪被广东省深圳市宝安警方上网的逃犯朱某霞,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某小区附近露面。东西湖区警方立即开展视频追踪、布控蹲守,当天18时许就将其抓获。

  追凶路远,行则必至

  “就是他!”7月25日晚,武汉警方将一名推着自行车的拾荒男子控制。经查,该男子正是潜逃9年的部督B级逃犯叶某贵。

  2014年7月3日,黄陂区公安分局接到报警,有人在前川街双凤大道一处待拆迁房屋内发现一具高度腐败的女性尸体。经法医鉴定,受害人被勒住脖颈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警方调查发现,叶某贵有重大作案嫌疑。

  叶某贵潜逃后,断绝了与所有亲友的联系,化身拾荒人员四处躲藏,即使女儿结婚,他也没有回来。

  逃犯一天不落网,专班一天不解散。9年来,专班民警换了3批,足迹遍布广东、河南、安徽、四川、重庆及黄冈、恩施、随州、孝感等地。7月下旬,黄陂警方发现叶某贵藏匿在孝感某地,立即展开布控,将其抓获。

  民警连夜将叶某贵押回武汉,采集其DNA进行鉴定,确认他就是犯罪嫌疑人。在证据面前,叶某贵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作案事实。至此,武汉民警行程数万公里、艰苦追抓9年的部督B级逃犯终于现出原形。

  “在逃人员不到案,正义就难以伸张,潜在的危害就难以消除。”对重大案件逃犯,无论路程多远,时间多久,武汉警方始终都未曾放弃。今年5月24日19时许,武汉市汉口火车站,从襄阳东开来的G6900车次列车缓缓停稳,4名特警队员和武汉市公安局青山区分局(钢城分局)民警进入车厢,将潜逃28年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斌押解回青山区。警方辗转黑龙江、辽宁、天津、河南、湖北5省7地,奔袭万余公里,破获28年前发生的一起命案,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李某斌是最后一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便逃到天涯海角,也终将难逃法网。武汉警方表示,将定期清理本地上网历年逃犯,逐人逐案多维研判,组织追逃专业队伍与派出所、专业警种合成作战,抓捕与规劝双管齐下,力争早日发现逃犯踪迹,早日将其抓获归案。

  (记者 杨然 通讯员 武龚萱)

   稿件来源:湖北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hbcaw.gov.cn/pajs/52190.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