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百态 > 探索“三建三有”工作法!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十堰样板

探索“三建三有”工作法!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十堰样板

发布时间:2023-11-16 来源: 湖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近日,十堰市茅箭区综治中心,某建材公司工人胡运德将一面锦旗送到金牌调解员彭庭喜手中。他说:“原本以为没希望了,在中心组织的专业团队调解下,我终于拿到了赔偿款,实在是太感谢了!”

  

  胡运德为茅箭区综治中心金牌调解员彭庭喜送上锦旗。

  近年来,十堰市努力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三建三有”工作法,通过资源整合、目标综合、力量聚合、效率融合,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建平台,实现“有地方说事”

  “群众最怕‘办事无门’,我们就是要让群众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十堰市委政法委负责人介绍道。

  自2020年起,十堰市统筹谋划、通盘布局,积极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工作平台建设,努力让市域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十堰市委平安办制发综治中心建设指导意见,规范各级综治中心的名称标识、功能定位、机构设置及运行模式。

  市级中心集分析研判、指挥协调、舆论引导、督办落实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平安建设“中枢大脑”。

  县、乡级中心侧重实战指挥和一线处置,开展“访、裁、诉、调”全链条服务。

  村级中心利用人熟情况熟优势,激活源头治理“神经末梢”,推动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化解”。

  截至目前,十堰全市1个市级中心、10个县级中心、119个乡级中心、1914个村级中心全部实现实体运行。

  

  群众在郧西县观音镇综治中心大厅调解纠纷。

  建机制,实现“有规矩理事”

  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适配。

  十堰市各地综治中心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一窗受理、多元联调、包保化解、动态跟踪等工作机制,从矛盾纠纷的受理接办、调处化解、责任落实和跟踪问效等全过程“立规矩”。

  张湾区通过“每周一区乡村三级书记大接访”,实现领导包案、专班包保、销号管理。

  郧阳区推行“1+2+3”机制,设立1个登记分流处,组建线上、线下2个受理工作组,内设3个调解工作室。对群众诉求,一次受理、自动流转,直至问题化解。

  竹山县在卫健医患、交通事故等领域,充分发挥“老冯调解工作室”“胡涛民调室”等11个品牌调解室作用,有序化解辖区重大疑难矛盾风险。

  郧西县将法院速裁庭前移至县综治中心,一旦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手段穷尽,就地导入法院诉前调解和速裁程序,丰富了矛盾化解手段,方便了群众。

  通过优化综治中心工作机制,一大批矛盾纠纷在镇村有效处置。

  

  郧阳区以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财政所所长、村长、站长等“五长”作为民事调解小组成员,开展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建队伍,实现“有人管事”

  “都是隔壁邻舍,有事坐下来好好商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近日,竹溪县水坪镇漫液村两名村民因一起小擦碰事故产生争议,网格员周慎良了解情况后,迅速上报并组织镇村干部、律师、老党员等“十员”进行调解,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下,双方握手言和。

  这是竹溪县发动群防群治力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十堰市整合多方资源、充实一线治理队伍的一个缩影。

  无独有偶,在房县,一群由退休老法官、老检察官、老警官、老司法干部、老综治干部组成的“嘹亮人儿”,也奔走在村庄院落、活跃在矛盾化解一线;丹江口市常态化开展“户户走到”,14792名党员干部每月集中一周时间,对14.8万户开展“全覆盖”实地走访,用脚步丈量群众的平安幸福。

  变“独角戏”为“群英会”,变“一家事”为“大家事”。通过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十堰市创新探索“五亮五共”“警格联动”“律师246”“一村(社区、企)一警”“平安义警”等一系列管用方法。全市万余名镇村干部、9000余名网格员、2000余名民辅警、560余名专职律师、2.7万名平安义警、5.2万名下沉党员坚守“前哨”,实现了基层“有人管事”。

  “‘三建三有’工作法推行以来,十堰市矛盾纠纷有效调解率连续多年稳步提升。”十堰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徐婧)

   稿件来源:十堰市委政法委


原文链接:http://www.hbcaw.gov.cn/syzl/51992.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