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何为“一二三”
工作思路
“一二三”工作思路,即紧盯“一个关键”,组建市域指挥体系,建强专业队伍体系,构筑基层化解体系,在组织体系上实现全覆盖;把握“两个环节”,通过“日常巡诊”“坐堂待诊”“在线问诊”的发现环节和发挥综治中心统筹作用、发挥人民调解基础作用、发挥行政调解主导作用、发挥司法调解保障作用的化解环节,坚持使矛盾纠纷的排查与化解形成闭环;强化“三个机制”,通过预测预警机制、风险评估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做到矛盾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早化解。
解析
明确方向
提质增效
方向明,则思路清。
近年来,锦州市按照“一二三”工作思路,健全完善矛盾化解集成化、社会治理体系化、纠纷调处多元化,推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提质增效,持续刷新和提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全方位传承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实践
打通基层社会治理难点堵点
“锦绣群英”锦铁中队开展法治宣传
紧盯“一个关键”
时代在变,但做好矛盾解纷的原则不变——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而在“一张网”上的锦州探索,是这般生动而富有实效。
“金鹰巡防队”,是锦州市公安局松山分局南山派出所充分结合锦州特色,大力发展平安类社会组织建立的一支群防群治队伍。
调解因儿子择偶婚恋问题发生严重分歧的父子矛盾,因楼上空调大量滴水而产生的邻里矛盾,因小事而争吵到打砸家里物品的夫妻矛盾……2021年至今,“金鹰巡防队”协助调解民间纠纷61起,制止打架斗殴240多人次,片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
统筹一盘棋,坚定一条心,筑牢一张网。
为构建多元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锦州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契机,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打造了坚强的“前线指挥部”;统筹市域内各类资源力量,建强专业队伍体系,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构筑基层化解体系,以“锦绣群英”群防群治队、“孙建设警务室”“史继权工作室”为代表的一批群众性调解组织应运而生,努力实现“身边人解决身边事”。
攥指成拳,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552个,其中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48个、企事业调委会17个,“平安锦州”的根基打得更牢、防线织得更密。
把握“两个环节”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
实践中,锦州不断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通过村(社区)“两委”成员、驻村(社区)民警及网格员的“日常巡诊”,设立信访接待大厅、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坐堂待诊”,12348热线服务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在线问诊”,排查各类风险隐患。
发现矛盾是关键,解决纠纷是目标,锦州坚持使矛盾纠纷的排查与化解形成闭环。
由于空调噪音问题,日前,隔阂持续了一年之久的两家邻居争论着走进太和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大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共同与双方展开“话聊”,一小时后,原本“红着脸”进门的两家和和气气地走出了大门。
强化“三个机制”
“因为楼下有饭店,下水道经常堵塞,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这次饭店同意更换独立的排水管道,困扰我们多年的烦心事儿终于解决了。”锦州市凌河区石桥子街道万年社区居民王某告诉记者,通过社区的沟通调处,多年的矛盾纠纷就此化解。
万年社区85%的居民楼为2000年前建造,物业纠纷占据社区各类纠纷的73%以上。面对此类纠纷涉及面广、群众性强、化解难度大且逐年上升的现实,万年社区积极探索建立了居民物业“暖心驿站”工作法,走出了一条具有万年特色的物业纠纷化解之路。
为高效化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万千事”,锦州不断寻求矛盾纠纷的“最优解”,通过预测预警机制,实现对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及时报”;通过风险评估机制,明确把矛盾纠纷源头发现及研判预警工作纳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锦州市还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坚持问题与结果并重,惩处与激励同步,在全市开展了新时代“枫桥村(社区)”创建活动,对创建成功的“枫桥村(社区)”给予奖励,对辖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及时、管理不到位问题进行了追责问责,切实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点堵点,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