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党的传家宝。新时代新征程,谋发展、解难题、抓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调查研究中倾听群众声音,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然而,一些地方和单位在调查研究中,喜欢听“顺耳话”,遇到“逆耳言”就会产生“讳疾忌医”的念头。
焦裕禄在兰考县470个日夜里,总是推着一辆自行车,到条件艰苦、困难突出的地方蹲点调研,群众在与他交谈中,免不了倒苦水,发牢骚,焦裕禄就是在逆耳之言中找到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妙方。相比以往,当前下基层调查研究条件更加优越了,但是,个别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却没有办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来。究其根源,就是因为有的党员干部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只喜欢看鲜花、听掌声,流于“作秀表演式”调研、“掩耳盗铃式”座谈,对群众的意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视“逆耳言”为洪水猛兽,如此这般,不仅让基层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严重割裂了干群关系,背离了群众路线,与我们党大兴调查研究的目的南辕北辙。
其实,群众的一句牢骚,反映的不只是一种现象,背后潜藏着错综复杂的问题,如果耐心品味、细心解读,就会透过现象看透本质,通过本质找到对策,最终研究方案、解决问题。
所以,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走秀式”“打卡式”“扎堆式”调研,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问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让“闻过则喜”成为每个党员干部必备的胸怀和素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善听逆耳之言,要在“敢”字上下功夫,让批评的武器露锋芒,让党的原则见棱角,从而对症下药,形成真知灼见,拨开云雾见天日,达到沟通思想、找到对策、增进团结、形成共识的目的。(干冬冬 徐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