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生活是美好的,这些美好由一个又一个细节组成。然而,在这些细节中,有时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该怎么解决?由谁来解决?
对于这个问题,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二道区,群众有问题在家门口就可以面对面反馈诉求,有人问、有人管,能解决、效率高……
近年来,长春市二道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今年11月,全省第一家区级矛调中心——二道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二道区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既有综合服务的功能,也有矛盾调处化解的功能,充分彰显了二道区委政法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善治理念,通过创新并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起专职化、多元化、全覆盖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新“枫”景。
党委领导细谋划
政府负责优整合
11月30日,二道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二道区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揭幕并投入使用,这标志着二道区实现了“区、街道(镇)、社区(村)、小区(组)”四级矛调实体化运行,标志着二道区四级社会治理体系已逐步形成并完善。该中心的落成让老百姓遇到问题有地方“找说法”,实现了群众诉求“一站式”办理、矛盾纠纷“一揽子”解决的目标,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方面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回溯到今年2月。为快速推进区级中心建设,二道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高位统筹,集中研究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工作,成立了以区委书记陈铁志、区长刘江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区矛调大厅建设筹备组,由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王醒时任筹备组组长,并将筹备工作列为全区深化改革重点推进项目课题。他们运用“五化”工作法,制定“进度表”“作战图”“流程册”,全员联动、分兵把口,快速完成了项目选址、机构设立、人员配备、制度保障等工作。
该中心整合了政法、法院、公安、司法、人社、市监、交警等单位的公共服务平台,打破了部门壁垒、业务壁垒、网络壁垒,形成了“一中心多功能”的治理格局。
该中心使用面积为3337平方米,设置了接待导引区、受理初调区、深度调解区、诉讼速裁区、综合研判指挥中心5个区域,包含人民调解、公安调解、劳动仲裁、诉前服务等14个开放式“初调窗口”,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优势,使辖区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调解,确保实现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心理服务、综合指挥信息研判和诉讼速裁5大功能。
律师团队、法官团队、群众自治组织、人民调解员队伍、民间团体、两代表一委员是该中心可以随时调动整合的支撑力量、社会力量,也是该中心的“外脑”,这些团队、组织能够让该中心的功能更为全面。
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二道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二道区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实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全链条化解,让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成为现实,为构建“平安二道”“幸福二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汇集民意凝聚合力
小区矛调室“接地气”
二道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二道区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的投入使用,让二道区创新推出的“1+9+N+X”社会治理模式在社会治理工作中更显成效。
王醒时介绍,在“1+9+N+X”社会治理模式中,“1”指二道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二道区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采用集中常驻、涉事部门随叫随驻、共建力量按需入驻等方式,整合全区38家部门、单位,提供集中服务,依托大数据治理平台对全区社会治理发布指令,集公共法律服务、多元调解、诉讼服务及综合监督等职能,促进问题处置,力争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点站”;“9”指8街道、1镇矛调中心。各街道(镇)依托平安建设科(综治中心)对上承接区社会治理中心转办任务,对下指导本街道(镇)综治中心及各社区(村)矛调站,确保工作无缝衔接;“N”指各社区(村)矛调站。依托社区(村)综治中心,在辖区各社区(村)建立矛盾纠纷调解站,负责将区域内的人、事、物统一纳入网格治理,发挥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主战场”作用,汇聚民意,为群众破解难题,实现“大事不出街道(镇)、小事不出社区(村)”;“X”指各小区矛调室。将矛盾化解机制再向前推一步,确保“矛盾不出小区”。
“‘X’矛调工作室设立在哪个小区,调解员就在哪个小区的居民中选聘,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X’的‘前哨所’作用,营造‘微治理’环境,对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排查、早介入、早处理,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群众自治和公众参与的民主实践,增强群众的民主意识,让‘微治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工作人员说。
今年6月5日,长春市市政设施维护管理中心委托某施工单位在二道区亚泰社区维修地下管网。施工结束后,因为路面恢复的问题,亚泰社区桃花苑小区的业主、小区东门几家店铺的负责人与施工方发生了矛盾。小区矛调室的调解员杨大哥得知此事后,主动靠前,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施工方表示,只能修围挡里面的路面。小区业主表示,因为施工原因导致路面塌陷,希望全部修复。双方僵持不下。杨大哥努力平复双方的情绪,同时,将情况向社区作了汇报。很快,社区协调长春市维管中心委托三方施工单位对路面进行了全部修复,店铺负责人和业主都非常满意,都说杨大哥这事管得好、办得好。
“杨大哥就是矛盾纠纷调解室的调解员。‘X’的矛盾调解员来自群众身边,又服务群众,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正是有了一批像杨大哥这样的调解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总能及时解决。”工作人员介绍,二道区制定了详细的考核评分机制,以此激发调解员的工作活力。考评之外,还会定期培训。“X”的运行,已经在全区铺开。目前,在二道区,像杨大哥这样来自群众的兼职调解员有132名,每天活跃在群众身边,方便、快捷、高效地调解矛盾纠纷,得到了群众的普遍称赞。
记者了解到,二道区已经建设15家社区矛调站,2个小区(村屯)矛调室。二道区9个街道(镇)预计在3年内建成矛调站62个,发展兼职调解员近500名。
从“1”到“X”,上下畅通的四级社会治理实体架构让二道区社会治理工作走上了一条稳健的创新之路。
创新模式求发展
深化治理谱篇章
“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道区不断探索,将“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深化落实融入到实际中,形成了独具二道特色的社会治理工作新模式。
在二道区荣光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开展的社会治理工作卓有成效,他们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模式。以民丰社区为例,该社区已成功试点实施了一系列党建品牌活动,如“荣光红·幸福院”,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区的治理效能,也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为了更好地实现基层治理,街道、社区按照标准化要求打造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建起协商平台,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无党派人士围绕社区治理有关内容进行座谈、研讨,为街道、社区各项公众事业出谋划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贡献力量,重视发挥听证会、协调会、议事会“三会”自治机制作用,楼组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妇女代表及志愿者及时了解项目实施内容、实施程序和受益范围,凝聚共识,协力解决了小区旧城改造、停车难、广场设计等居民关切的问题。
与此同时,为不断推进社会协同再深入,荣光街道承接了市妇女联合会的“早教360”项目,将一些优质教育机构资源引入社区,把早教服务免费送到居民家门口,累计普惠家庭221户。为进一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荣光街道还建立了“荣光红社区慈善基金”,向20家爱心企业募集了13.7万元资金,由长春市慈善总会及福彩机构进行一比一配比资金11万元,开展了22个公益创投项目。为更好地实现“居民事有人管、小区事有人问”,荣光街道开设了四通社区“‘三长’共治园”,建设了开放式“三长”联络点。同时,邀请城开农投集团、长春润德集团、区人大干部队伍加入“双三长”,共同打造示范社区。
为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强化社区居民自治,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规范居民行为,保障居民合法权益,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十委大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结合社区实际,制定了居民公约,让大院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工作。同时,二道区鼓励成熟的小区、物业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室,由居民自发选择小区内热心公益、热爱调解工作、声望较高的居民或“五老人员”在调解室内为群众排忧解难,小区氛围变得更加和谐稳定,群众好评连连。
法治保障固根本
科技支撑强战力
要将社会治理工作做深做实,法治保障是根本,科技支撑让社会治理更强劲。为将法治保障落在实处,二道区委政法委多次召开部署会,积极推动政法各部门入驻矛调中心,并迅速展开工作,排查矛盾、化解纠纷,履职尽责、主动作为,释放强大动能。
“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法院驻东盛街道矛调中心巡回法庭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法官苏荔莎宣布庭审开始。此次开庭审理的是一起物业纠纷案件,被告为小区业主,因欠缴3万余元物业费,被某物业公司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被告辩称:“我一直在外打工,房子好几年没住了,也没享受到你们的服务,为啥要交物业费?”“民法典规定,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经过法官释法明理,被告对该物业公司的服务和诉请予以认可,双方达成和解。
这起案件是二道区推动“人民调解+巡回审判”工作的一个事例,也是二道区社会治理以法治为保障的缩影。
“法官对人民调解员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进行司法确认,对调解不成功的纠纷及时登记立案,导入诉讼程序,完善‘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让百姓在家门口化解纠纷。”二道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眸说,依托矛调中心开展的“执前和解、以督促履、以和促执”,将涉民生、中小微企业等辖区基层组织较为了解的案件统一分流至矛调中心进行执前督促及和解,积极引入人民调解力量,探索开展“法官+调解员”执前和解工作,督促义务人主动履行义务或促进当事人达成和解,是以法治保障二道区社会治理新模式有效实现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让群众“少跑一里路、只进一扇门、解决一揽事”,推动司法服务靠前一步、能动司法更进一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法治保障还体现在政法各部门的主动作为上,二道区公安分局派员入驻中心后,强势推动“警地融合”工作走深走实,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借鉴省内首家街道“矛调中心”(即东盛街道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成功经验,发挥“公安+法院+司法+信访+行管部门”的联动效能,吸收行业协会、法律咨询、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推进“三零”社区(村屯)创建工作。目前,排查并化解矛盾纠纷3212起,整改公共安全隐患114处。正是有了政法各部门的法治保障,二道区社会治理工作才取得了良好成效。
与此同时,二道区大力推行数据平台、APP应用,以智慧赋能为手段,向科技要战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统筹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各种信息数据的集成运用,为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和现代化治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整合“长春市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平台”“二道区社会综合治理平台”“二道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研判指挥平台”“综治视联网平台”“政法801专网”“二道区民政管理系统”等,最大限度实现数据融合,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为四级矛调体系赋能,及时将发现的各类信息、事件通过数据终端进行采集上报,统筹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公共服务事项办理、基层平安创建、治安防范巡逻、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切实做到工作运行有序、办理及时高效,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时效性,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
充实内核强动能
“二道样板”质效高
有架构、有机制、有保障、有融合还要有方法。“五联工作机制”“五民工作法”等工作方法充实了二道区“1+9+N+X”社会治理模式内核,让社会治理事半功倍。
“五联工作机制”包括:“矛调中心+派出所”双核联建。建立“民警+调解员+网格长”联合小组,推进矛盾纠纷隐患、分析研判预警、重大矛盾纠纷调解“三对接”,实现矛盾纠纷化小化早;“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建立矛盾纠纷“前窗接待-后台约访-集成解决”一体化处置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处、司法调判无缝对接;“包保领导+事权单位+属地街道”信访联解。分类梳理信访问题,建立“三级牵头”调处制度,指派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调处,实现分区分级化解难题;“党建+社会力量”多元联治。推进街道、社区及下沉职能部门、两代表一委员、基层代表、社会组织形成“五方会谈、六步议事”工作模式,对苗头性、隐患性矛盾能调尽调;综合“公安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综治视联网视频会议系统+网格化智慧调度系统”力量。将现代科技应用到矛盾排查、联动化解的全过程,实现矛盾纠纷一网打尽。
“五民工作法”指在社区创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不断探索完善“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工作方法,打造“家门口协商”议事平台,把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全链条,办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关注的难事、想办的实事,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过“五民工作法”,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流程,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家住万通小区的王阿姨最近挺闹心,楼上装修,下水管接错导致漏水,自己家“汪洋”一片,但对方却不愿意负责,微信、电话均联系不上。该小区矛盾调解室的调解员朴忠清得知王阿姨的难题后,及时上门询问王阿姨是否需要帮助。情绪激动的王阿姨向朴忠清说了自己的诉求:要求对方维修自己家的地板和墙面。朴忠清安抚了王阿姨,将王阿姨家的情况告知了社区矛调站,社区矛调站联系了派出所、司法所、律师组成调解小组,着手解决此事。多部门联合进行了多轮调解,最终,楼上住户表示愿意赔偿王阿姨的损失。这时,王阿姨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她拉着朴忠清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作为小区居民的一员,朴忠清和二道区广大矛盾调解室调解员一道,参与到全区社会治理工作中,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由此可见,“五联工作机制”“五民工作法”让“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民事民办”成为现实,对矛盾纠纷的化解十分有利。
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一个中心、多域协同、四级联动、共建共治”是二道区的追求。二道区将以此为新起点,充分发挥“1+9+N+X”社会治理模式优势,构建更加灵活多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致力于打造社会治理的“二道样板”,奋力开创二道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