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纵横 > 走深走实群众路线 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巴蜀大地一路生花

走深走实群众路线 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巴蜀大地一路生花

发布时间:2023-12-23 来源: 四川省公安厅 作者:佚名

  

  

  初冬,被誉为“阳光之城”的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温暖如春,吸引了许多老年人前来康养过冬。

  “这里不仅环境好,治安也好。刚来,我就收到了一张警员联系卡,上面不仅有民警电话,还有防诈骗的提醒。”来自成都的吉增伟退休之前在政法系统工作,75岁的他平时爱锻炼,身体很不错,刚到米易就被当地草场派出所所长姚依丽“盯”上,邀请他加入当地公安组织的“康养候鸟队”服务队,作为老公安的他爽快地答应了。

  

  “康养候鸟队”队员为老人送上反诈宣传资料。人民网记者 李平摄

  “针对康养人员逐年增多的情况,我们组建了由康养场所从业人员、康养群体、退休党员组成的‘康养候鸟队’。”姚依丽介绍,“康养候鸟队”的成员义务参与隐患排查、信息收集与矛盾纠纷调解,在遇到疑难复杂情况时,会第一时间汇报给辖区派出所,让事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同时,他们还组建了“枇杷嬢嬢队”和“巾帼护航队”,通过“家”字工作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架起警民“连心桥”。

  枫溪潺潺,红叶胜火。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走过六十载,“枫桥经验”在四川公安中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全省公安机关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方法,深入推进警务理念变革、警务模式重塑、警务流程再造,就地解决各类矛盾问题,谱写出了具有浓浓“川字号”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四川篇章。

  创新“牧区警务”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嘿!兄弟,你又来了呀!”

  “阿哥,我来给你送户口本……”

  正在放牧的洛绒扎西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高城镇大河边牧场的牧民,前不久,他发现自家的户口本不见了,就向前来开展“背包警务”工作的高城派出所民警朱金贵求助。

  让洛绒扎西没料到的是,没过多久,朱金贵便专程把补办好的户口本给他送了过来。

  群众之事无小事。近年来,按照甘孜州公安局“紧盯民需,打造‘伴随式’牧区警务”工作要求,理塘县公安局高城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逐渐探索形成了“背包警务”“马背警务”等针对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牧区警务新模式,实现了“送证到手、送法到心、送情到家”。

  

  民警为牧民洛绒扎西送来补办好的户口本。人民网 赵祖乐摄

  “我们辖区里有很多牧民住在离城区很远的山上,来派出所办理业务非常不方便,所以我们就开展了这种主动上门的‘背包警务’。”朱金贵一边向记者介绍着相关情况,一边打开自己的背包,“你看,我们背包里一般都会放身份证采集设备、法治宣传册、笔记本这些东西,有时还会给牧民带上他们需要的药物或其他物资。”

  据朱金贵介绍,高城派出所坚持每周一次“背包警务”,为牧民群众开展上门办证、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讲解等工作。“我们每前往一户牧民家,至少要徒步一个多小时,下雪的时候会更久,要两个多小时,一天要走好几户,有时太晚了就会在牧民家里住。”朱金贵说,“我干‘背包警务’已经快10个年头了,虽然比较辛苦,但能帮助老乡们,得到他们的认可,我感到很欣慰。背包虽小,但我想给老乡们‘装的事’是无限的。”

  “在‘背包警务’的基础上,针对辖区内的偏远牧区,我们以骑马代替步行,开展了‘马背警务’,专门抽调一批懂政策、懂法律,具有藏汉双语特长的民辅警成立马背宣讲队,打通了法治宣讲的‘最后一公里’。”高城派出所所长扎西尼玛说。

  

  马背宣讲队成员前往牧区开展工作。人民网 赵祖乐摄

  谈到马背宣讲队,75岁的藏族老乡青麦感触很深:“他们总能及时为我们带来最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比如今天,他们就讲解了许多草原防火方面的知识,让我学到了很多。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也会把这些知识带给家人和朋友。”

  扎西尼玛告诉记者,在每年的4至6月虫草采挖期,理塘县都会吸引来自各地的上万名采挖人员。为此,派出所前置警力进行“伴随式”守护,充分发挥马背宣讲队高原机动性强的优势,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虫草山开展治安秩序维护、矛盾纠纷调处、法律法规宣讲等工作,全力保障群众有序、合法进行采挖。

  高城派出所的“背包警务”“马背警务”,只是甘孜州公安局近年来探索实践的“寺庙、城区、农村、旅游、牧区、林草”六大警务新模式中牧区警务的一个体现。依托六大警务新模式,甘孜州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助推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针对州内实际,我们坚持‘牧民聚居、警务前置,牧民迁徙、警务伴随’原则,根据牧民不同季节不同生活习惯,创建全覆盖的‘流动式、伴随式’警务模式,打造出多个‘免跑服务圈’。”甘孜州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李强表示,州公安局将继续努力,把管理服务、秩序维护、风险化解、法治宣传等工作触角延伸至牧民身边,用做实小警务服务大民生、推动大平安,让全州农牧民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深耕“旅游警务” 贴心守护游客“无忧旅行”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11月中旬,一场瑞雪让峨眉山有了一番别样的风景,虽是旅游淡季,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夜幕降临,峨眉山下,城区内的潮汐夜市逐渐热闹起来。

  “我们从马来西亚来这边玩,为了方便明天去景区,就在附近住下了。在夜市上看到警察站岗、巡逻,感觉很安心。”面对记者,来自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郑先生和妻子指着不远处的“名山街警”驿站说,“我们不太认得路,刚就找他们帮了忙,非常感谢。”

  作为知名旅游城市,峨眉山市连续3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今年以来,游客数量更是井喷式增长,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显著增加。如何快速解决游客诉求、化解矛盾?峨眉山市公安局名山派出所给出了答案。

  “针对涉旅纠纷的新变化,我们创建了‘部门共治、行业自治、专家诊治’的‘名山三治’工作法。”名山派出所所长张滔介绍,“部门共治”指在网红打卡地设立“名山街警”驿站,实现警力前置、网格覆盖、多元治理的融合警务;“行业自治”指通过成立“开口笑”联盟,让商家诚信经营,游客开口微笑;此外,副所长兼社区民警唐红玉连同退休民庭庭长吴开元、退休司法所所长石映安组建“唐红玉工作室”,现场化解各类涉旅矛盾纠纷。通过运用这一工作法,如今涉旅纠纷化解率达到了99.2%。

  今年7月中旬,名山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其住的宾馆不安全,民警随即出警。

  “游客是刚从若尔盖草原转来峨眉山旅游的,可能是受之前高原反应影响,总觉得自己住的宾馆门窗在响,很不安全,在与带团导游、酒店沟通时产生了口角。我们现场核查后,未发现异常,但为了让游客安心,我们通过‘开口笑’联盟的酒店联盟平台,为她换了环境更安静的恒迈酒店,并对其进行了安抚。”唐红玉说。

  

  民警与“开口笑”联盟成员交流近期情况。人民网 彭茜摄

  “游客走的时候,还专门对我们表示了感谢。”谈起7月份的那件事,恒迈酒店安保部经理谢连生仍记忆犹新。“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我们设置了考评机制,会定期检查,作为联盟的一分子,我们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我们还设专人跟民警对接,一旦遇到涉旅纠纷,民警就能第一时间赶来处理。相反,民警如果需要帮忙,我们也可以及时知道。”

  在谢连生看来,“开口笑”联盟成立的目的就是让每个来峨眉山的游客都能带着笑容离开。

  四川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现有5A级旅游景区16家,位居全国第三。全省旅游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今年中秋国庆节期间,共接待游客5691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361亿元,旅游经济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然而,一场又一场“四川旅游热”的背后,不仅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涉旅矛盾纠纷,还存在着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的泸沽湖派出所辖区内有着享誉中外的国家4A级景区——泸沽湖。近年来,依托文旅发展、生态建设等相关重大项目,该所加大科技信息化建设投入,打造出了以“生态警务”为核心的“智慧芯链”。

  

  民警在泸沽湖进行巡湖。四川省公安厅供图

  “这里的景观和建筑都是相对比较原生态的,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我们打造了‘智慧芯链’,通过二级指挥平台与覆盖全景区的监控设备联动,可以更加精准、有效地严打整治非法捕捞、非法排污等问题。”泸沽湖派出所副所长刘武告诉记者,通过“智慧芯链”,他们还可以对景区治安动态实行全覆盖、动态化感知监控,并依托“景区巡逻岗”“舅舅义警队”等力量,基本实现涉旅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化解。

  出动警力5.9万人次,开展治安检查6500次,开展法治宣传1.1万次,发放宣传资料160万份……据统计,近年来,四川省公安机关特别是旅游景区公安机关,扎实开展景区秩序维护、治安防范、安全检查、隐患治理等工作,切实保障了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持续为全省旅游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

  做优“一村一警” 推动基层治理出真招见实效

  “老蒲扇,草木染。大荷塘,小酒馆。”这是歌曲《明月甘溪》中的一句歌词,也是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村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文艺新乡村,吸引了包括国家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李清在内的一批“新村民”。

  “来到这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安逸、稳定、和谐,这些跟驻村民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我看来,可以总结为防微杜渐、提前介入、公平公正这几个关键词。”李清说。

  讲起自己跟村警的故事,李清举例道,他在明月村有一个陶瓷工作室,前不久,有游客不小心打碎了一件陶瓷作品,双方就赔付问题产生了争议,幸亏村警何帅第一时间赶来处理。“当时打碎的东西标价是1000多元,游客不愿赔付,我以为只能自认倒霉了,何帅来查看了监控,判定了责任归属,并进行了调解,游客这才愿意赔付,挽回了我的部分损失,我很感激。”

  为了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建设平安善治幸福和谐乡村,2018年以来,蒲江县“一村一警”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全县93个村(社区)落实1名村警担任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或副主任,警务站入驻党群服务中心。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何帅成为明月村村警,并担任了该村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参与乡村治理工作。

  

  明月村村警何帅入户排查安全隐患。人民网 赵祖乐摄

  “我是2021年来的明月村,当时村里乡村旅游就已经很火热了,但矛盾也挺多。我观察发现,其实很多问题都可以提前介入和预防。比如说,村民种了很多竹子和柑橘,游客可能会随意采挖,给村民造成损失。对此,我建议村民增设警示牌来提醒游客,并在上面留下电话,如果游客想要购买就可以联系村民,这样不仅避免了矛盾,还能帮村民增收。”何帅介绍。

  在明月村村长吴俊江看来,乡村要振兴就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何帅这样的村警到村里担任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村警的参与,能够更好地解决我们村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出现的老村民、新村民和游客之间的矛盾问题,有利于乡村振兴。”

  随着“一村一警”工作的不断推进,成都市蒲江县公安局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安全稳定风险隐患、服务保障民生事务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到蒲江县王店村百岁山矿泉水基地运货的李师傅习惯性地把车停到了附近的停车场,“以前蒲塘路行人乱穿、车辆乱跑,而我们拉货的车排队等待都是停在路边休息,很担心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柴油被盗,现在可以睡踏实了。”

  “我刚来村上的时候,很多村民反映百岁山矿泉水基地附近存在严重的大型货车乱停乱放行为。通过实地调查,我发现附近没有停车场可以让货车司机停车,他们也很无奈,只能就地停放。”成都市蒲江县公安局大兴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店村村警郭跃说,了解情况后,他立即联系村社干部,发动周边村民将自家闲置土地开辟为微小型停车场,既方便了货车司机停车,也增加了周边村民收入。

  

  专项整治后的蒲塘路。人民网 王凡摄

  同时,郭跃通过大兴派出所将蒲塘路的情况汇报给蒲江县公安局,该局利用“民警吹哨,公安报到;公安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蒲塘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全面完善蒲塘路交通安全设施,在主要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设置人行横道及警示灯……经过专项整治,蒲塘路从“风险路”变为“平安路”,2022年发生亡人事故较2021年下降83%。

  “我们按照省厅、市局关于基层治理‘深耕善治’的要求,实施‘一村一警’并坚决地把民警沉下去、驻进去,就是要主动上门入户,察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成都市蒲江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王轩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警在村上驻、联动村上干、平安村上建”的村警工作模式,把村警始终前置在社会治理的最末端,以改革小切口逐步形成社区警务大场景,以作战小单元逐步书写平安建设大文章,以机制小创新逐步引领乡村发展治理大格局,以工作小点滴逐步汇聚服务保障民生大作为。

  基层治则百姓安。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四川省公安厅依托“两大体系”建设,有力推动全省8633个社区、25719个村实现一村(格)一警全覆盖,并将各地推行一村(格)一警工作情况纳入四川省“省级百强中心镇”创建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党政中心工作一体考核,督促各地加强经费划拨、人员配备等方面保障。

  “近年来,四川省公安厅以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为引领,以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评选活动为补充,组织全省2000多个派出所参与比武竞赛、公开评议等。目前,四川共14个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192个派出所被省公安厅命名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四川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叶寒冰介绍,全省公安机关把就地解决矛盾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牵引,切实深化“人要走近、活要靠近、心要贴近”措施,推动派出所把基础工作干扎实、把源头防线筑牢固、把服务管理抓到位,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体现实战化特点、具有鲜明四川公安特色的派出所工作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路走来,“枫桥经验”历经岁月考验,书写了一个个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活故事。可以肯定的是,四川公安与“枫桥经验”的故事还会一直讲下去,讲给更多人听。新时代“枫桥经验”正以其焕发出的旺盛生机与活力,在巴蜀大地一路生花……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http://gat.sc.gov.cn/scgat/c103391/2023/12/19/821c204f88d54eafb7e1e4f9cd684ea7/images/20231219145341967002.jpg


原文链接:http://gat.sc.gov.cn/scgat/c103391/2023/12/19/821c204f88d54eafb7e1e4f9cd684ea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