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融资问题已经顺利解决,企业正迈入发展‘快车道’……”近日,洛宁县纪检监察干部到该县鼎晟食用菌种植公司回访时,企业负责人对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到企业访需问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连连点赞。
洛阳市纪委监委牢牢把握良好政治生态就是最好营商环境的理念,将优化营商环境列入全市2023年度政治监督工作清单,聚焦营商环境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方案,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治理的“一体化”监督格局,打好“监督+服务”组合拳,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该市纪委监委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五员”工作机制,要求做好服务企业“勤务员”、经济发展“护航员”、涉企案件办理“战斗员”、政治生态“监督员”、干部队伍“好教员”,以监督保障执行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主动助企纾困解难,为企业“敢干”加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嵩县纪委监委由82名纪检监察干部担任企业“护航监督员”,分组对接全县108家重点企业,通过常态化联系走访,面对面了解诉求困难,点对点听取意见建议,手把手为企业纾困解难,建立影响企业发展问题清单,反馈相关职能单位并督促解决,实现纪检监察服务“零距离”、监督“全覆盖”。
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走访企业3760家,收集并解决企业各类诉求和意见建议483个,印发督办函26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制度机制31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处置涉企问题线索57起,问责97人,党纪政务处分28人。
瀍河区纪委监委在走访企业的同时,向企业发放“营商环境监督卡”,卡片正面印有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电话、来访地址并附“一键举报”二维码;卡片背面列出了负面清单,包括吃拿卡要、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等监督内容,方便企业随时随地完成“指尖上的监督”,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项目一线和生产车间。
涉企执法能否做到清正廉洁,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影响整体营商环境和高质量发展大局。洛阳市纪委监委选取与企业联系密切、涉企行政执法相对较多的工信、应急、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城市管理等11个职能部门,对办结的涉企行政执法案件开展专项监督,深挖和惩治涉企行政执法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涉企行政执法监管不严、失职失责,以权谋私、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等问题。今年以来,洛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阅涉企行政执法卷宗2265份,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97个,处理处分32人。
“执法犯法,不但毁了自己、毁了家庭,还损害了执法公信力,破坏了营商环境,抹黑了党委政府的形象。”涧西区城管局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通过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深刻剖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厘清政商界限,做到“亲不逾矩”。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案件背后的制度机制方面深层次问题,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着力规范廉洁从政从业行为,划出纪法红线和政策底线,补齐制度短板、堵塞机制漏洞、规范权力运行,推动构建“健康、清廉、公开、透明”的新型政商关系。
宜阳县纪委监委与县110联动办公室、互联网应急保障中心、信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完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定期移送工作机制,明确线索移送范围,指定专人担任联络员,每月定期会商,加大督促办理、考验性问责和通报力度,推动形成“发现受理、监督检查、交办督办、整改反馈”的良性闭环。老城区纪委监委建立完善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明确落实助企惠企政策、加大助企惠企政策宣传力度等24类正面行为,干预企业正常经营等18类负面行为,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推动政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护航企业健康发展。”洛阳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做实日常监督,用好政策策略,构建支持和鼓励“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监督工作闭环,推动营商环境不断迭代升级,让企业在洛阳安心投资、放心经营、舒心发展。(黄先锋 王克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