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书记,补贴款我们已经拿到了,谢谢你!”
“虽然只有几十元,但解开了我和老张心里的疙瘩。”
这天,领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张大爷家老两口一大早就来到研和街道纪工委,向纪工委干部表示了感谢。
今年6月,玉溪市红塔区研和街道纪工委丁书记接待了来访的张大爷家老两口。
“同样是7口人,为什么每年的补贴款不一样?补贴标准是什么?是不是被村干部克扣了?”
“大叔大娘先坐下,慢慢说。”“之前去社区咨询过吗?工作人员是怎么答复的?”看到两位老人着急的样子,丁书记一边安慰,一边尽可能从交流中了解更多有用的信息。
原来,老张家今年分得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款114.65元,而2022年收到的却只有13.04元。两位老人认为,家里的人口和耕地面积都没有变,每年的补贴金额也应该一致,因而推测2022年的补贴少发了。
根据老人反映的问题,丁书记和同事赶到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了解分配标准。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年的耕地地方保护补贴标准都是以户为单位,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面积为依据发放。由于中央专项资金总额有所不同,因此兑付到每一户的补贴款也不一样。
随后,纪工委干部又前往社区实地核查,翻看补贴面积底单、资金分配明细表等资料。一番比对补贴分配明细表,丁书记发现当中有出入,便找到负责的小组干部了解情况。
“耕地都是确权到户,这补贴为何是按每户的人数进行核算?”丁书记直奔主题。
“每年下拨的资金都不一样,为了便于统计下发,我们都是按人口来均分……这几年都是这么发的。”小组干部解释道。
“老张家的人口近几年都没变过,但2022年的分配明细表上登记的是3人,今年变成了7人,这又是为什么?”
“我一直以为老张家大儿子已经分户了,今年重新摸底统计才发现他家两个儿子还一直在他的户头下。我算了算,按照去年的补贴总额,他家只是少了十几块钱,心想等明年一起补上就可以了……”小组干部支支吾吾地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分一厘都不能少。你作为村干部,面对群众的问题久拖不决,挥霍的可是群众的信任!”丁书记当即对小组干部提出了批评。
针对小组理解政策有偏差、执行政策不到位等问题,纪工委及时向街道党工委作了汇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同时,督促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牵头,各村开展自查自纠,统一发放标准。补贴发放中存在的标准不一致、补贴资金有“差额”等问题及时得到整改。7月底,研和街道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全数发放到位。(杨云芬 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