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翠亭
在穿这身警服之前,我曾是公安现役部队的军人。在校学习期间,我曾担任母校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校史馆的讲解员。
那是2014年的新生参观日,我正如往常一样讲解着,这时,一个身形娇小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大部队已经继续往前,只有她留在队尾,站在英烈墙边默默凝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走到她的跟前,熟练地抬起手臂,“同学你好,欢迎来到校史馆,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英烈墙,这里展出了自建校以来,学院英烈的事迹。”她饶有兴致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需要我再为你详细介绍吗?”
她笑笑算是回答我。我为她一一介绍学校涌现的英烈代表:“这是为民献身的模范学员陈洲贵。2013年7月31日,在福建漳州东山屿南浴场,突如其来的巨浪将6名群众卷入大海,正在老家探亲的大三学员陈洲贵奋不顾身下海营救,英勇牺牲,年仅22岁。”
我忽然发现,她脸色变了,眼神里仿佛闪烁着什么。我下意识地问道:“同学,你……”
“我是他的妹妹,陈一秀。”
她的话让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她抬起手来,在那张照片上抚摸着,就像是抚摸着陈洲贵的脸庞,终于我听到她说了一声:“哥哥!我想你了!”
看着她,我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只能向她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那一刻,我看到的是陈一秀用瘦弱的肩膀扛起哥哥未竟的遗愿,是一个家庭失去了一个好儿子,又义无反顾把女儿送上了公安战线。
后来,我走进公安队伍,走上宣传文化岗位。
今年清明节收集整理学习资料时,一封家书摆上了我的案头,那是牺牲在唐山市曹妃甸区抓捕现场的汤宝俊烈士遗孀向爱人寄托的哀思。“宝俊,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嫁给你,还要做警嫂……我们都很想你,如果每次在墓地看到我们,你就变成风、蝴蝶、花朵、鸟儿抚摸我们一下,让我们感受你从未走远,只是近在身边,不能相见……”这封饱含深情的家书,打开了我眼泪的闸门。那个守卫唐山热土的好警察,似乎从未离开,他只是跳出了时间,慢慢地构成了我们身边的事物——那棵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大树是他,那件为嫂子抵挡严寒的棉衣是他,那阵出警路上吹过的微风是他,那片唐山故土蓝天上飘过的白云也是他!
在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洗礼中,我逐渐意识到:陈洲贵、汤宝俊、吕建江、刘亚斌、薛永清、孙向晨……不只是一个个我自以为熟悉的名字,他们是一个哥哥、一个儿子、一个父亲、一个丈夫,曾是一个个有情感、有温度的鲜活生命。他们为了让邻家的妹妹不再失去哥哥,天下的父母不再失去儿子,把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人民。他们的身躯和精神,已经化作星辰,照耀着我们的从警之路。
原来我只是把讲解和宣传当成了工作,现在我才真的读懂了他们,也打动了自己。我终于明白,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一个怎样的集体。他们热爱家庭,却要守护万家灯火;他们热爱生命,更懂得牺牲的价值;他们热爱正义,更是把一身正气刻进骨子里、淌在血脉里。
(作者单位:省公安厅海防管理总队唐山支队)(比赛一等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