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风采 > 潮州饶洋人民法庭:山区“双语法庭”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潮州饶洋人民法庭:山区“双语法庭”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24-01-01 来源: 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

  饶平县人民法院饶洋人民法庭,位于闽粤交界的饶平北部山区,是距离饶平县城最远的人民法庭。近年来,饶洋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浓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将普通话、客家语为工作语言,以山区里的“双语法庭”积极融入“1+6+N”工作体系建设新格局。今年来,饶洋法庭新收民商事案件216件,审结205件,结收案比为94.91%,结案平均用时34.81天,诉前调解成功率达82.02%,服判息诉率达94.12%,饶洋法庭作为全省20家人民法庭之一,因诉源治理工作表现优秀获省法院通报表扬。

  转存图片

  立足司法为民“如我在诉”,当好群众身边“解语花”

  一是“如我在诉”实现“简案快结”。近日,饶洋法庭以案促调,在诉前阶段妥善化解了某村民与高速公路建设方修路补偿款纠纷一案,并促使建设方当场付还某村民补偿款6.8万元,切实提升了司法的速度与温度,该案例是饶洋法庭厚植“如我在诉”的情怀,“快、稳、暖”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案例之一。2023年至今,饶洋法庭诉前调解成功60件。

  二是“双语服务”确保司法便民。“听到讲客家话,当地人总会更感到亲切,内心更倾向认同你是自己人,也更容易信任你。”饶洋法庭坚持针对不同对象选择更适合的工作语言,实行“客家话+普通话”的双语调解、审判、诉讼服务、普法服务,以浓厚客家文化底蕴拉进与当地群众的距离,让老百姓享受贴心、暖心的解纷服务。

  三是“法庭+”联调推进诉源治理。饶洋法庭充分利用人民法庭基层治理的优势,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1+6+N”工作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法庭+”灵活多变的解纷方式,积极与综治中心、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协调联动,努力推进“法庭进网格”等工作,联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和调处,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激活基层调解力量,灵活发挥潮汕地区、客家地区的宗族文化、风俗民情等独特优势,主动邀请熟悉本地社情、说话有分量、处事有方法的乡贤能人等群众身边人调处群众身边的矛盾。

  转存图片

  紧扣人文特点提供精准服务,织密乡村发展“保障网”

  一是服务茶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不定期上茶山、进茶企开展法治宣讲活动,为茶农、茶企提供精细化法治服务,提高企业经营者、茶农的法律意识,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护航本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强化乡村诉源治理。加强多发常见类型化纠纷的分析研判,及时提出可行的防控措施,促进纠纷源头化解;选择典型案例进村宣讲、调处,实现典型引领示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培育“无讼文化”品牌。创建“无讼村居”示范点,以打造“无讼村居”为重要抓手,定期进村入户,高效率化解村民矛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辖区内“蓝屋畲族村”近三年无成讼案件。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按下司法问需“快捷键”

  饶洋法庭立足边远山区多,管辖乡镇面积广的实际,利用巡回普法,走进乡村农舍、田间地头,切实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一是坚持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定期深入各乡村,主动为村两委干部做法治宣讲,加强对“法律明白人”的业务督导指导,与村委共同交流探讨调解技巧,进一步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和司法诉求。二是坚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运用“互联网+司法服务”模式,抓好一网办通“关键点”,有效整合资源,大力推广诉讼服务公开网,将智能化、便捷化司法送到群众“家门口”。

  三是坚持“上门式”普法,探索家门口的法治宣传。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以模拟法庭、“开学第一课”等形式护航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通过“走动式普法”、“拉家常式普法”、“口语化讲法”,进一步走访了解村情民意、满足辖区群众司法诉求,培育群众解决纠纷的法治意识和习惯。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syzl/content/post_1482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