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2023广东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法治建设论坛在广州举办。论坛以“提升网络法治素养 守护清朗网络空间”为主题,邀请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的专家和代表,围绕网络法治前沿理论和实践热点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共商广东省网络法治建设工作。
论坛上,省法院、省公安厅、广州互联网法院还公开发布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网络文明建设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助力增强全民网络法治观念、培育全社会网络法治信仰。
专家大V共商网络法治建设良策
广东是互联网大省,也是数字经济大省。如何运用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治理?与会专家代表围绕算法审计制度、网络法治建设、网络素养提升等主题,为推动广东省网络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算法不仅仅是电子商务、网络社会的基础设施,还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永忠认为对算法进行审计十分必要。
目前,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方面已有相关规定,但张永忠表示:“算法审计与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紧密联系。”仅依靠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难以完全应对相关问题,需出台专门立法予以规范。
作为社会组织代表,如何投身网络法治建设,护航清朗网络空间?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陈建华分享了自己的见解。近年来,广东省律师行业通过参与立法、自觉守法、积极普法等积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近200部法律法规征求意见工作,反馈修改意见建议1000多条,同时制定《广东省律师网络言论行为规范》,切实规范律师网络言论行为。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层出不穷,网络法治素养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如何提升网络素养、树立大V榜样?微博大V“深圳小天”运营者、深圳市公安局民警池哲深有感触:“提升网络法治素养不仅是每位网民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守护清朗网络空间的关键。”他呼吁各方一起行动起来,通过打造绿色网络法治环境、加强网络法治榜样建设和提高网络普法宣传力度,共同守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三地网信部门畅谈网络普法心得
此次论坛上,广州、佛山、梅州兴宁等地网信部门还分别作了案例分享,介绍了各自在网络普法方面的心得体会。
其中,广州建设打造网络生态治理基地,创新探索“摸需求+聚人才+搭平台”的普法工作模式,逐步把基地打造成全市互联网企业法律法规的“宣传站”、规范经营的“指导站”、专业信息的“交流站”,做好网信领域法律普及,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普法,培育优秀网络法治文化,着力提升网络空间法治化水平。
佛山持续深入开展“网信普法创新工程(2022-2023年)”,通过设计“清朗佛山”公益宣传品、构建“普法执法”网络矩阵、打造“e案说法”普法栏目、组建“网络普法”专家智库……以创新举措推动网信普法工作,巧用各方优势,打通网约车、地铁、社区、企业、校园等五类线下普法渠道,带动全市学法传法。
梅州兴宁着力打造“智慧司法云”项目,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切实帮助广大偏远地区农民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真正实现普法进乡村常态化,推动乡村从矛盾多发到法治化治理的生动蝶变。
公开发布一批网络法治典型案例
论坛上,省法院、省公安厅、广州互联网法院分别发布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和网络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助力增强全民网络法治观念、培育全社会网络法治信仰。
省法院发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包括依法严惩利用虚假中奖信息、封建迷信、直播带货、网络投资及购物等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以及帮助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多种关联犯罪。据介绍,自2021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14972件23897人,电诈集团犯罪案件98件756人。各级法院依法严惩电诈犯罪,全力追赃挽损,追缴涉诈资金超过3.3亿元。
省公安厅则发布了2023年广东省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第三批典型案例,包括编造“汕头有人以问路为由‘拐骗学生’”、编造“东莞五尸凶杀案”等网络谣言案。据介绍,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谣言刑事案件56起,刑事拘留209人,侦办网络谣言行政案件203起,行政处罚207人;整治网站、平台1653个(次),关停违法违规账号7697个。
广州互联网法院紧扣网络法治热点问题,发布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包括“摇一摇”广告案、“价保”格式条款案、侵害游戏昵称名誉权案、服装款式抄袭案,等等,均具有示范意义,为网络立法探索和司法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