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沈阳的雨雪降得特别勤。“这要搁以前,社区老年人肯定要为吃饭发愁,现在有了社区食堂,他们不出社区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了。”沈阳市大东区津桥街道河畔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王丽娟说。
近年来,为解决居家老年人反映的家里人口少“做饭难”、雨雪天气出行不便“买菜难”、餐桌冷清无人陪伴“吃饭难”,沈阳市开展“老年人助餐暖心行动”,在全市建设“幸福长者食堂”316个。
如今,这316个社区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老大难”,还成了年轻人“家门口的食堂”,80、90、00后们纷纷说:“不是外卖吃不起,是社区食堂更有性价比。”
社区食堂是如何化解居民从“菜篮”到“舌尖”的烦心事的?居民对社区食堂的满意度又如何?带着疑问,记者走进沈阳几家社区食堂一探究竟。
社区食堂干净、便捷,吸引来很多年轻人用餐。
“百姓家门口的食堂”如何守护百姓的幸福“食”光?
大家的追求是,不仅仅“价廉”,更要求“物美”。
2023年年初,记者挑选了省内4家社区食堂,深入了解在那里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并刊发“社区食堂:专解老人‘吃饭难’的辽宁样本”专题策划。
经过了一年的运营与沉淀,现在的社区食堂经营情况如何?近日,记者再次回访沈阳市和平区长白街道幸福里社区食堂,并走访了沈阳市另外几家各具特色的社区食堂。
探寻中发现,沈阳的社区食堂不仅服务老年人,也得到附近上班族的青睐,社区食堂因为年轻人的捧场显得更富有活力。社区食堂在公益服务的基础上如何继续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记者对调研情况做了一番梳理。
回访幸福里社区食堂
转型之后更吸引上班族
社区食堂能有效解决社区孤寡、独居、空巢、失能等特殊老年人“吃饭难”问题,这是记者第一次到沈阳市和平区长白街道幸福里社区食堂最深的印象。
10个月后,记者再次来到幸福里,发现这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食堂工作人员不再是“原班人马”,菜品种类更丰富了,服务对象范围更大了。
去年12月5日10时,记者来到幸福里社区食堂时,食堂现在的负责人肖雪正在擦洗饭菜保温台,她要为每一餐做好准备。
肖雪还记得,她接手社区食堂后开门的第一天,有居民特意进来询问:“之前不是关门了吗?这是又重新营业了吗?”
谈及食堂“换人”的原因,肖雪坦言:“食堂的确解决了很多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但因为天气等原因,来吃饭的老年人越来越少,食堂到后期基本没有盈利。”
于是去年6月,肖雪带领“新班子”接手社区食堂后,认真分析了之前运营失败的原因,让食堂重获新生。
“这次运营社区食堂,我们更注重服务的细节。”肖雪对记者说,“首先新增了菜品的种类,比如之前主食只有大米饭,并不能适应所有人的口味,于是我们还加入了粗粮、玉米、蒸南瓜和蒸地瓜。”
除了种类丰富的主食,食堂每餐还提供4道荤菜、4道素菜,以及免费的汤、凉菜供居民选择。
眼看快到11时了,厨师将一道道做好的美食端上保温台。鸡腿炖土豆、红烧狮子头、熘肉段、地三鲜、大白菜五花肉炖豆腐……每一道菜品都热气腾腾,让人充满了食欲。
虽然美味升级,但价格没变,依然是一荤一素13元,一荤两素15元,两荤两素18元。每天,肖雪还会把当日的菜单发送到微信群中,美味又实惠的饭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光临。
刚过11时,就陆续有人走进食堂就餐。
“大爷,来了?看看今天想吃点啥。”今年69岁的王俊学是当天的第一位客人,他刚进门,肖雪就热情地打起招呼。
老人点了一道鸡腿炖土豆,一道大白菜五花肉炖豆腐,一碗白米饭,坐在餐桌旁吃了起来。“我儿子住在附近,我最近住在儿子家,他给我在这办的会员卡,我每天中午都来这吃饭。”
“今天菜不错啊!”过了一会儿,附近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李某和同事走进了食堂,4个小伙子都点了两荤两素,端着满满一盘子饭菜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这儿的饭菜好吃又便宜,现在都已经固定为我们的工作餐了。”
中午近1个小时的时间,有将近20名客人前来就餐,只有几人是老人,大部分是附近的上班族。肖雪说:“最近天气太冷还下雪,所以来吃饭的老人不是很多,但我们为居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如果居民有需要,我们还会送餐上门。就是希望食堂能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也就能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河畔社区食堂工作人员(右)正在陪居民关某点餐
调查三家社区食堂现状
不同食堂吃出相同的幸福味
从“关门”到成为居民不可或缺的“家门口的食堂”,幸福里社区食堂成功焕新,但并不是所有社区食堂都能够打赢“翻身仗”。
为了了解社区食堂如何才能良好运营,如何才能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近日,记者又走访了沈阳市大东区津桥街道河畔社区、沈北新区正良街道蒲雅社区和沈北新区华海蓝境社区3家社区食堂,观察和分析居民最喜欢的社区食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物美价廉是居民最关心的
小碟小碗点菜,想吃什么点什么;组合套餐随意配,每道菜都“冒尖”盛;丰富早餐专门满足上班族需求……3家食堂物美价廉各具特色。
民以食为天,社区食堂的饭菜好吃吗?实惠吗?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
去年12月7日中午,河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社区食堂内,有20多名居民正在就餐。
当天,餐厅供应的菜品有近30种,老汤干豆腐、酱烧紫茄条、狮子头炖白菜、青虾萝卜丝汤、红烧刀鱼、水煮肉片……每一种菜品都装在小碟小碗中供居民挑选。
河畔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王丽娟说:“我们素菜4元起,荤菜一道也不过十几元,居民自行挑选,丰俭由人,基本20余元就能吃上一顿满足的午餐。”
居民王某老两口几乎每天中午都会来社区食堂吃饭,“咱这儿的饭菜无论是口味还是品种都不比饭店的差,最主要的是还比饭店便宜。”除了老年人,还有很多年轻人也愿意到社区食堂就餐。
蒲雅社区食堂也同样因物美价廉吸引许多百姓前来就餐。
去年12月8日中午,出租车司机李某将客人送到目的地后,专门开车到蒲雅社区食堂来吃午饭,他点了一份价值15元的两荤两素套餐,其中一道荤菜特意点了食堂的新菜——爆炒月牙骨。当天中午,除了爆炒月牙骨,还有干炸黄花鱼、红烧肉炖鹌鹑蛋、鱼香肉丝等5道荤菜和西红柿炒鸡蛋、干炒土豆片、炒花菜等8道素菜,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12元一荤两素、15元两荤两素或者20元三荤一素的套餐。
菜品丰富,菜量更不小。每道菜,工作人员都会用大汤勺盛“冒尖”一勺“扣”在客人的餐盘里,米饭和汤更是免费提供不限量,所以每天食堂都能吸引300多人前来就餐。
华海蓝境社区食堂出名的则是丰盛的早餐。
牛肉包3元一个,酸菜猪肉包2.5元一个,黄瓜鸡蛋木耳包2元一个,韭菜鸡蛋包1.5元一个,无矾油条1.5元一根,豆腐脑3元一碗,营养粥2元一位……每天早上,附近居民到社区食堂花不到10元钱就能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早餐。
记者走访的3家社区食堂在本就平价的基础上,还对老年人及低保、特困人群有优惠。河畔社区60岁以上老人持就餐卡能享8.5折优惠,蒲雅社区和华海蓝境社区每餐也都有1元到10元不等的就餐补贴,确保老人及低保、特困人群花更少的钱就能吃好吃饱。
食堂建设因地制宜主打“品质”
引进餐饮企业,物业运营更贴近百姓,实行村集体经济运营……3家食堂运营方式因地制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3家社区食堂都为居民提供了物美价廉的菜品,但运营方式却各不相同。
今年,沈阳市民政局共建成老年助餐点316个,每个助餐点都挂上了“幸福长者食堂”的牌子。河畔社区食堂门口挂着的由民政局发放的“幸福长者食堂”的牌子,下面的编号为“NO.05001”。
河畔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王丽娟说:“近几年,我们了解到社区居民有就餐需求,经过考察,于2022年10月引入具备中央厨房配餐能力的专业餐饮企业,建立了大东区第一家‘幸福长者食堂’。”
河畔社区食堂共占地16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40人就餐。舒适干净、明厨亮档、明码标价,除了物美价廉,居民提到社区食堂第二个印象就是“规范”。
“我们选择这家餐饮企业,主要是因为它本身就承接沈阳市百余所学校的餐饮配送服务,可以实现采购、加工、配送一体供应,这为食堂的良好运营提供了保证。”王丽娟说,“同时,社区也对食堂起到监督的作用,这样更能确保百姓吃得好、吃得安全。”
与河畔社区不同,华海蓝境社区食堂是由物业服务企业负责运营的,主要供应早餐和午餐。
“我们社区食堂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居民上班前的早餐难题。”食堂运营方——华海博策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邢波告诉记者。因居民大多是年轻人,早餐需求量大,社区食堂就主要提供早、午两餐,运营时间为6时30分至13时30分。
“因为物业就是为业主提供服务的,所以我们和居民之间的关系特别近,食堂的5名工作人员也都是园区的业主。”邢波对记者说,“除了供应一日两餐,我们还依托企业各百货门店为业主提供团购服务。比如逢年过节我们就会为居民组织团购活动,商品包括新鲜的水果和各类食品礼盒,都特别受居民欢迎。”
蒲雅社区一食堂则是由沈北新区财落街道财落一村村集体经济运营的。
每天,财落一村党支部书记赵广军和一名村“两委”班子成员都要化身“服务员”到蒲雅社区一食堂“上班”。提到食堂如此受欢迎的秘诀,赵广军说:“我们并不把盈利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我们的食材都是真材实料,蔬菜都是选用村里新鲜的大棚蔬菜,肉类选用的都是鲜肉。我们的大厨也是重金聘请的,连免费提供的汤品和小菜都是精心制作的,目的就是让居民花较少的钱吃上好饭菜。”
虽然这样会增加运营成本,但3家社区食堂负责人都表示,政府为食堂用房和水电气暖等费用都提供了减免优惠,运营成本也相应减少了很多,这不仅为社区食堂的良好运营提供了保障,也让经营者有了更强的发展信心。
窘境与出路
有奔头也有“成长的烦恼”
河畔社区居民关某年龄大了,走路需要拄拐,但她每天都要到社区食堂就餐,因为对她来说,社区食堂不仅能解决“吃饭难”的问题,还能给予她温暖的关怀。
关某说:“我每天来吃饭,食堂工作人员都会迎上来帮我选菜、端菜,社区工作人员也都过来跟我问好,我们几个老人坐一个桌,能一边吃饭一边聊天,特别开心。”
社区书记王丽娟告诉记者,通过社区食堂,社区和居民的关系更近了,社区还希望能够把社区食堂利用起来,组织更多的社区活动。“去年夏天,我们好多活动都是在社区食堂举办的,参加活动的居民都说,社区食堂宽敞明亮还有空调,感觉比在活动室里还舒服。”
对于未来的运营方向,华海蓝境社区食堂运营方也有自己的想法,邢波说:“我们公司在全市还开了好几家社区食堂,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成立一个切配中心,为各食堂统一配送食材,这样既能保证食品安全,也能减少运营成本,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沈北新区财落一村还在社区食堂一侧开设了“土特产”展台,村党支部书记赵广军说:“这些‘土特产’都是我们村的特色产品,希望来吃饭的人都能关注我们的产品,我们也希望通过丰富经营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开拓外送服务也是社区食堂发展的方向之一。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居民经常会遭遇突发困难,比如脚扭了、生病了等,社区食堂就需要更加灵活的外送服务,可碍于缺少人力和需要控制运营成本,如何提供外送服务成为社区食堂发展中的一道难题。
河畔社区居民有需要外送服务时,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帮居民将饭菜送到家中。王丽娟称这叫“搭把手的服务”,但她也承认,目前外送服务只能“搭把手”。
相比较河畔社区,华海蓝境社区食堂外送服务更“专业”一些。邢波说:“我们也提供外送服务,‘外卖小哥’就是物业的工作人员,每单多收2元外送服务费,这2元钱都补贴给外送人员。”
但邢波也坦言,这种外送模式很难复制,“我们运营的多家社区食堂,也只有‘物业+社区食堂’的运营模式才能提供外送服务,我们也联系过外卖专业公司,但也因外送服务费太高没能达成合作。”
3家社区食堂经营者都表示,冬季是社区食堂经营的淡季,天气变化对居民消费影响非常大。所以如何更灵活地为居民提供外送服务,如何平稳顺利度过淡季,这些“成长的烦恼”都是社区食堂发展中需要破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