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们联合纪检监察协作区开展合署办公,弥补了镇纪委专业能力欠缺、力量不足的短板,也让基层纪检监察机构从‘单兵作战’向‘攥指成拳’转变。”1月9日,在乡镇纪委述职述廉会上,浚县小河镇纪委书记张金根有感而发。
鹤壁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来,市、县、乡三级同题共答,围绕阵地建设升级、协作机制健全、干部队伍过硬等任务,把精准监督向基层拓展、把正风肃纪反腐向基层深化,以高质量监督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按照“六有六统一”标准,淇滨区纪委监委加强阵地建设,增设功能室,做到机构、人员、阵地、设备、制度、经费“六到位”。强化村级监督力量协调联动,建设运用淇滨阳光村居“三资”线上平台,定期上传财务数据、原始凭证等信息,实现党务、村务、“三资”等信息网上公开公示,推动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
浚县纪委监委依据“服务群众、靠前监督、下沉一线、就近整合、便于工作”的原则,指导乡镇(街道)纪(工)委积极探索标准化办公场所建设思路,将全县划分为3个纪检监察协作区,在中心镇(街道)统一建设高标准二类“走读式”谈话场所,细化完善信访举报、案件查办、执纪监督等制度机制,有效提升基层监督战斗力。
针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普遍存在的业务知识欠缺、能力不足等问题,山城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精准培训、按需滴灌”的方式,开设“全区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培训班”,通过人人上讲台、个个当讲师,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教学相长中提高政治素养、增强理论功底、补齐能力短板,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水平。截至目前,已举办培训班18期,170余人参与学习。
“去年9月,我们抽调党风政风监督室、审理室等部门骨干人员建立考评队伍,按照8类65个指标,对全市49个乡镇(街道)基层‘三化’建设情况逐一进行验收,发现办公办案设备和办案用车齐备,办案经费已纳入县区年度财政预算。”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季度乡镇纪检监察机构立案数同比增长32.1%,信访量同比下降,基层‘三化’建设成效显著。
新年新气象,该市纪委监委将持续发力,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提升监督质效,全面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三化”建设,为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原文静 陈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