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洛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为民情怀,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精准有力监督回应群众关切,保障民生福祉。
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该市纪委监委紧盯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监督重点,细化工作举措,压实相关责任,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督促全市人社系统围绕骗取套取就业创业培训资金等,排查整改行业性问题211个;督促全市民政系统紧盯养老机构预收费、“会员费”等涉嫌诈骗问题,对全市1148家养老机构开展3轮地毯式排查,覆盖率达100%;督促全市教育系统聚焦不落实或变相抵制“双减”政策等问题,深入排查整治违规培训行为,通报违规培训176起;督促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校园食品安全守护等15项攻坚行动,监督推动查处食品安全案件379起。
该市纪委监委既注重发挥案件查办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又注重推动边整治边建设边完善,将整治成效转化为制度成果,努力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去年,该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严肃查处贪污受贿、截留私分、虚报冒领、抢占掠夺等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治吃拿卡要、盘剥克扣、优亲厚友等问题,持续释放整治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寸步不让、一刻不松的强烈信号。
以案促改,完善制度漏洞;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该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风腐问题易发多发重点领域,创新警示教育形式,制发以案促改通知书、提醒书625份,排查风险点2968个,查纠问题4240个,修订完善制度1078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吸取教训、警钟长鸣,推动相关领域系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偃师区纪委监委围绕查处的5起乡村振兴领域侵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督促各镇(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洛宁县纪委监委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开展沉浸式旁听庭审等,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小微权力”连着民生,关系人心向背。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小微权力”运行,不断提升基层监督能力,实现“小微权力”运行清单化、监督力量专业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西工区纪委监委细化完善社区招投标、财务管理等40项公共权力和便民服务事项,形成“小微权力”事项清单一览表,引导党员干部依规办事、依法履职。栾川县纪委监委印发《清廉乡村履职指南》,将“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村干部履职等6个方面37项事务绘制成监督清单,推动村监会成员会监督、能监督、敢监督。嵩县纪委监委按照“县统筹、乡镇主抓、村协同”的工作思路,建立以县纪委监委牵头抓总、各协作区分片负责、乡镇纪委具体抓、村监会无死角覆盖的基层监督网络。宜阳县纪委监委在市民服务中心窗口显著位置设置“有问题‘码’上举报”二维码,安排专人专岗受理分办问题线索,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洛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整治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着力构建办案、治理、监督、教育完整闭环,做到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用心用情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贾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