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引领方向,使命凝聚力量。2023年,洛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政治方向不偏离、工作重心不发散,为洛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心怀“国之大者” 忠诚履职尽责
“请问这些生产污水是怎么处理的?”“事故池容量是多少方?”日前,洛阳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与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室组”联动,对重点项目涉水环保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2023年,洛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建立政治监督清单台账工作机制,制定重点监督事项清单63份320项,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300余个,有力有效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落细。
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查处涉水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56件,处理处分43人,督促整改问题314个。
扎实做好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发现并纠治问题1430个,处理处分174人。
紧盯耕地保护,制定专项监督6项措施,成立120个专项监督组,下沉监督1200余次,推动全市整改率大幅提升,以政治监督之“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之“进”。
围绕中心大局 护航高质量发展
“感谢你们的协调和帮忙,申请的4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补贴资金已经到账了,政府的资金支持更加鼓舞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坚持创新的勇气。”近日,洛阳市偃师区纪委监委“助企廉心”走访组到洛阳轻捷润滑油科技有限公司回访时,该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
此前,该区纪检监察干部走访时发现部分企业负责人对申报企业各类奖补资金的条件和流程不够熟悉等相关问题后,立即联合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在讲解惠企政策的同时,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推动各项惠企利企政策落实到位,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把监督融入中心大局,洛阳市纪委监委围绕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分别成立监督工作专班,探索形成“专班+例会”“清单+台账”“调研+督办”“激励+严惩”等工作机制,构建监督检查、督促整改、追责问责、激励保护的闭环,保障重点项目有力有效推进。
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是省重点工程项目。孟津区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监督组,聚焦征迁进度、工程推进、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全程跟进监督,通过列席重大事项决策会、建立大事要事报备等措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风险隐患和干部作风问题。
2023年,洛阳文旅持续火爆出圈,洛邑古城周边汉服店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老城区纪委监委主动作为,督促职能部门开通汉服店铺资质审批专项通道,落实商家资质线上备案等惠企政策,严查落实惠企政策不力、行政审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监督推动古城特色文化街区发展提速、服务优化、品质升级。
凝聚奋进力量 激发“四敢”活力
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离不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2023年,洛阳市委出台《关于激发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活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重振洛阳辉煌的意见》。该市纪委监委及时跟进出台《关于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推动保障市委“四敢”意见落实的实施办法》,细化4个方面18项措施,为改革创新者、干事创业者提供广阔“试错”空间,促进全市上下“敢”的精神和活力竞相迸发。
为推动保障企业敢干敢闯,瀍河区纪委监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与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结合起来,针对“一事多跑”“多重审核”等加重企业负担、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的问题,开展“窗口作风”专项整治,强力破除“中梗阻”,打好营商环境持久战。
为打消干部思想顾虑,涧西区纪委监委建立常态化澄清正名、严查诬告陷害行为的工作机制,灵活运用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为受到失实举报的党员干部和党组织进行澄清,消除不良影响。嵩县纪委监委建立纪检监察室、案件监督管理室、审理室“三室”会审研判制度,健全评估启动、审核审批、组织实施“三项机制”,“一人一策”开展澄清正名,让澄清正名既有温度又有尺度。
洛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通过有力度、有尺度、有温度的监督执纪执法,让广大干部坚定“敢”的信心和勇气,营造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以高质量监督护航现代化洛阳建设。(黄先锋 郝青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