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风采 > 肇庆打造政警银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便捷“数字门牌”得民心

肇庆打造政警银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便捷“数字门牌”得民心

发布时间:2024-01-21 来源: 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

  

  肇庆公安探索将“粤居码”与“数字门牌”二维码两码合一、系统整合。

  通过扫码门牌上的“粤居码”,同步登录“数字门牌”平台,即可线上办理生活缴费、婚姻登记预约、技能培训等业务,还能足不出户反馈身边大小问题。

  近年来,肇庆市公安局贯彻全省“粤居码”建设的工作部署,联合肇庆农商银行,探索将“粤居码”与“数字门牌”二维码两码合一、系统整合,推动基层管理与服务精细到村、户、人,全力打造政警银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部门联动

  打破基层治理“信息孤岛”

  基层治理是城乡治理的起点,是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如何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提高数字治理效率、效果和质量是关键。

  “粤居码”是公安机关面向所有在粤居住人员推出的个人服务二维码,而“数字门牌”围绕“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便民政务+普惠金融”模式,整合各方基础数据资源,实施精准“一对一”用户数据录入和管理,两者有着很高的关联性与互补性。

  为进一步解决“粤居码”应用场景单一和“数字门牌”权威性不足等问题,2022年以来,肇庆市公安局先后8次会同肇庆农商银行进行沟通协调、座谈交流,积极开展“二码合一”的可行性分析。肇庆市公安局还积极协调民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和有关乡镇(街道),合力开展街路巷和建筑物采集、核实、命名等工作。

  “粤居码数字门牌”可通过“粤居码”为入口,运用实体门楼牌、后台系统及微信小程序,打造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平台载体,其设置政务端、警务端、居民端、访客端、金融端等多个端口,其中政务端由20多个政府部门基于同一平台独立建设、管理运营本单位部门的功能模块,实现一平台多用户管理。

  其中,警务端开展居民信息、出租屋信息登记,发布反诈禁毒政策宣传,应急事件上报等;居民端主要上传居民信息、出租屋信息,应急事件上报,查询办理政务、金融业务等;访客端主要查询门牌所在网格区域内的各类信息,享受各项便民服务;金融端通过农商银行APP发布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提供业务预约、贷款申请等业务。

  此外,“粤居码数字门牌”还推出党建引领、党风廉政、社会治理、数字政务、阳光村务、就业创业、便民服务、金融服务“八大应用场景”,发布最新政策、“邻里先锋”及党群服务动态、畅通信访举报渠道、线上预约申请等,将基层党群服务、社会治理、数字政务和普惠金融等服务功能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打破了基层网格治理“信息孤岛”。

  共治共享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黄婆婆,我们来看您啦!”根据“粤居码数字门牌”后台提示,鼎湖区坑口街道苏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白永忠早早来到330号住户家门口,入户探访独居老人。“独居老人家庭存在着突发疾病、用火用电等安全隐患,我们会定期走访,做好排查工作。”白永忠说。

  “村里的文化楼侧方电箱锁坏了,存在安全隐患,请及时维修。”同在苏村社区,白先生通过“粤居码数字门牌”平台将事件上报至社区,当天工作人员就前来修好了电箱。

  自从社区试点“粤居码数字门牌”以来,暖心走访、排查隐患、处理上报事件成了居委会的例行工作。工作人员不仅要及时处理待办事宜,还要将办理情况上传记录。从有关部门处理情况看,不少事件都是快速介入,当天即处理完毕。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快速处置事件的质效,鼎湖区不断充实、建强网格员队伍,为“粤居码数字门牌”提供精干人力资源。2023年3月,鼎湖区委政法委聘任肇庆农商银行“金融特派员”担任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特约网格员”,为其颁发聘书和开展业务培训。

  截至2023年10月,鼎湖区网格员与党员志愿者借助“数字门牌”联络渠道,累计走访群众544户,解决问题67个,矛盾化解率达95.7%。

  除了解决身边问题以外,市民群众还可利用“粤居码数字门牌”办理各项业务,实现“码上生活、一码通办”。鼎湖区迪村社区居民吴先生说:“这个门牌很方便也非常实用,我附近的邻居也都装上了。只要扫门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平台,平台里面有很多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服务,比如生活缴费、办事指南、技能培训、反诈信息等,办事更加方便,还可以学习很多知识。”

  据悉,自“粤居码数字门牌”上线以来,系统有效解决邻里纠纷、生活出行、信息查找、政务预约等现实问题600多件次,得到用户广泛好评。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syzl/content/post_1503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