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干县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源头预防、就地化解为重点,以法治化、专业化建设为保障”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总体思路,依托各级综治中心,融合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联调中心、网格化管理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等资源,打造综合型解纷平台,推动“多中心”向“一平台”转变,平台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1760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712人次,开展心理疏导106人次,成功调解328起,调处成功率达96%以上。 新干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于2022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总面积670余平方米,总投入近1500万元,平台采取“职能部门常驻、一般单位轮驻、行业专家随驻”的方式开展“组团式办公”,组织17个单位、134名专家参与工作,打造了“三官一律”工作室、罗大姐家事纠纷调解室等功能室,有力夯实了平安建设底座,提升了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上下贯通,打造“一站式”功能载体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做优县级、做强乡镇、做实村居”的思路,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整体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战实效逐步显现。在县一级,打造综合化平台。整合政法部门、平安建设“一办九组”、行业专业性调解平台等资源力量,形成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心理服务、网格管理、监控调度的“中央大脑”。在乡镇一级,打造标准化阵地。按照“机构健全、功能完备、运行顺畅、保障有力”的要求,标准化打造集信访接待、纠纷调处、会商研判、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综治中心,有效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在村居一级,打造实战化前沿。按照“四室一窗口”的标准建设村(社区)综治中心,依托治保主任、调解员、网格员、平安义警等力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事项下沉,将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发现在一线、解决在前沿”。 二、部门联动,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 办公组团。县综治中心采取“职能部门常驻、一般单位轮驻、行业专家随驻”的方式,组织公检法司、信访、教体、卫健等17个单位人员进驻集中办公,134名专家参与工作,开展“组团式”服务,着力破解群众“进多扇门、找多个人、跑多趟路”等难题。管理规范。为避免部门力量进驻后出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战的问题,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实施“双重管理、中心为主”的模式,进驻人员业务受派驻单位指导,工作考核由中心主抓,推动进驻人员从“一起办公”向“一体作战”转化,不断优化服务群众能力。流程闭环。为实现群众“揣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目标,采取分类处置、及时反馈、事后回访的方式进行化解。“小事”马上调,对一般性问题,现场进行办理、反馈,全县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6.06%;“大事”联合调,对于跨地区跨部门等较大问题,中心牵头进行联合调解;“难事”包案调,对重大信访积案等疑难复杂问题,由县级领导包案领衔,组织多方力量进行综合协调处置。同时,健全回访机制,确保案结事了人和,今年以来,回访满意率90%以上。 三、力量融合,提升“一揽子”化解实效 汇聚专业力量。充分发挥行业部门的专业优势、职业优势和实践优势,建立“1+10+6”调解矩阵,即联调中心,十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金融领域、农村土地、集体林地、婚姻家庭、寄递物流、网络领域等六大新型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基本实现主要矛盾纠纷类型全覆盖,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差异化的调解新需求、新期待。发挥专家特长。返聘拥有二十多年信访调解经验的原信访局长罗小红成立“罗大姐家事纠纷调解室”以及县委政法委退休干部李桂如、县教体局从事涉校纠纷调处工作近二十年的周小平等老同志、老专家常驻县综治中心参与矛盾纠纷调处。自2022年7月县综治中心挂牌运行以来,累计收案372件,成功调解357件,调解成功率96%以上。创新专有品牌。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从具有一定法律知识背景、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热心集体公益事业等人员中培育专职调解员、调解能手,建立能手调解工作室,形成特色品牌。 四、智慧集成,构建“一张网”治理格局 坚持科技赋能,推进信息技术在预警预防、矛盾化解、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实行“网格+网络、线上+线下”工作模式,构建“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一张网”治理格局。“网格+网络”双网融合。中心整合了公安、交通、城管、民政等多部门视频监控数据3千余路,视频监控探头1万多个,打破部门壁垒、信息孤岛;视联网纵向连接县、乡、村,实现远程调度、远程会见、远程审理等功能;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覆盖全县504个网格,推动问题事项“网格发现、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线上+线下”双线联动。线下,创新推出“平安夜访”活动,组织政法干警、综治干部、网格员、平安义警等利用群众夜间在家的时间上户走访,排查矛盾纠纷,收集意见建议,化解风险隐患。线上,引导群众通过“智安新干”微信小程序反映问题,平台自动推送到网格、社区处置,做到“民呼必应”,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