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镇作为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中心镇,镇域总面积384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65个村(居)民小组,户籍总数10090户,总户籍人口4.52万人,历来是重点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区”,矛盾纠纷的“多发地”。大桥镇社会治安呈现“两降一升”良好态势,未发生群体性事件、重特大刑事案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2024年大桥镇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石角塘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2021年大桥镇大桥村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大桥镇综合中心受理信访诉求。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桥镇“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的建设。全面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是广东省委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大桥镇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源头,多元共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桥、法治大桥。
大桥镇综治中心实现独立办公场所,整体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按照“五室一厅”建设标准,设置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解室、社会心理服务室、网格工作室、部门进驻室、视频监控研判室等功能区域。中心集合了矛盾纠纷化解、信访受理回复、警情指挥调度、公共法律服务以及大综合治理一体化等功能,着力构建“大平安、大综治”多元共治样板。
综治中心的人员构成上,综治办工作人员全员进驻,基层政法单位及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派员“常驻、轮驻、随驻”,人员保障到位,夯实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体系基础。
大桥镇组织开展矛盾纠纷问题分析研判。
“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大桥镇综治中心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探索,也是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有效途径,通过强化中心枢纽功能,融合镇村风险排查、就地矛盾化解、强化诉源治理、促进讲信修睦等综治信访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把基层社会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把综治中心建设成联系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大桥镇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等力量进村入户解决矛盾纠纷。
在“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中,“6”指综合网格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基层政法力量,发挥着诉源治理、矛盾化解、法律服务等专业优势和主导作用。
打造了一支综合网格员队伍,整合县法院诉前联调、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派驻镇检察室力量,发挥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作用,大桥司法所整体进驻综治中心,全镇22个村一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兼职人民调解员以及镇村法律顾问有效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工作。
大桥镇综治干部和派出所民警在镇综治中心开展分析研判。
大桥镇综治中心发挥“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和“雪亮工程”等平台的智治支撑作用,把数字化赋能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创新运用“五子连珠”工作法,结合“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实现综治中心指挥调度、风险研判功能。通过镇一级粤平安网格管理员下发巡查任务,由村一级网格员开展巡查任务,并将巡查情况通过手机或者电脑上传粤平安网格系统。截至2023年,大桥镇在“粤平安”云平台录入“人、房、楼、法”信息5万余条,上报网格事件3208件,办结率100%。
“一网统管”整合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等部门资源,“一站式”受理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大桥镇变指头为拳头,形成合力,探索出“多方合作、协商共治、资源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大桥镇平安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
在“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中,“N”指其他综治力量。大桥镇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形成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人人参与进来的浓厚氛围。以聚合“N”种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构建“部门负责、平台融合、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四方联动”多元化解格局,形成了大桥镇基层治理的“新打法”。联合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调处山林土地、农资等纠纷,联合县司法局、县教育局、镇“双百社工”站等部门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开展排查防范校园欺凌、校园周边突出安全问题。
在平台融合方面,大桥镇综合行政执法办、禁毒办和心理咨询等平台进驻中心,共同做好综合执法、心理辅导、禁毒等工作。在推动社会协同和调动公众参与方面,大桥镇充分整合县医调委、交调委、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专业性调解力量化解医疗纠纷,引导基层化解内部矛盾,2023年调解医疗纠纷5宗、道路交通事故纠纷10宗,劳动争议案件15宗。
大桥镇党委书记和派出所民警为群众解难题。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规范综治中心建设,充分发挥“6”主力军作用,注重社会力量参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政通人和、和谐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