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基层法治 > 女子轻信“网贷”被骗万元,湛江经开区警方争分夺秒挽损

女子轻信“网贷”被骗万元,湛江经开区警方争分夺秒挽损

发布时间:2024-04-13 来源: 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

  2024年4月5日,湛江经开区公安分局硇洲派出所接到事主豆女士(化名)的报警,称其本想在网络平台上办理贷款,结果不知道为什么银行卡里的钱突然就少了10000元!由于当天银行放假,其情急之下便想到了向人民警察求助。

  接报后,值班民警立即开展调查。经了解,豆女士当天接到一个推销电话,对方声称可以申请低利息贷款且当天就能放款。因家里近期恰好急需用钱,豆女士抱着“听听也无妨”的心里与对方进行了沟通,越发感觉对方推销的贷款事项还挺靠谱,于是就按照对方的指引进行操作,同时把自己的名字、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等信息提供给对方。

  民警调查发现,豆女士银行卡内的资金系被某网络银行APP转到了某银行的电子钱包内,根据以往的反诈工作经验,初步判断豆女士提供的验证码和个人信息很可能被诈骗分子用于开通某银行的电子钱包,而转到该电子钱包内的钱可能还没来得及转走!

  民警随即拨打了该银行的客服联系电话,第一时间挂失豆女士名下的账号信息,并通过湛江市反诈中心将该笔资金冻结。

  

  4月6日,银行正式上班后,民警与豆女士一同赶到了银行柜台,经工作人员核实豆女士身份后,将其被诈骗的10000元全部返还到豆女士的银行卡中。

  

  面对失而复得的钱财,豆女士心中十分感激,对民警积极帮助其挽损的工作态度表示肯定和感谢。

  不用抵押和征信也能当天放款?急需钱的你会相信这是雪中送炭吗?不不不!你可能已经被骗子盯上好久了!

  什么是网络贷款诈骗?

  网络贷款诈骗是依托互联网等渠道,通过群发短信、网页广告、网站弹窗、微信朋友圈、电话等欺骗手段吸引有迫切资金需求的人,进行网络贷款,诈骗他人钱财的一种常见新型诈骗方法。

  骗子以低门槛发放贷款的名义,如“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不查征信”等名义,吸引被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者登录虚假网站,再以“激活费”“保证金”“验证费”等名义连番轰炸,收取费用。一旦被害人转账汇款,骗子就将被害人拉黑跑路了,被害人不仅一分钱都没有贷到,存款也没了。

  网络贷款套路分析

  1.广告引流加好友

  在网上浏览过“贷款类”广告或者接触过网络贷款的用户,很可能会被诈骗团伙反复推送贷款相关广告,通过各类聊天软件添加好友,从而诱导被害人上当受骗。

  2.下载APP填信息

  骗子发来链接,诱导用户下载虚假App,打开后要求填写一连串的个人隐私信息。

  3.设置诱饵放贷款

  骗子利用被害人急于用钱的心理,用高额贷款额度诱导被害人,以“手续费”、“押金”等名义,诱导被害人先缴纳一定额度的费用。

  4.信息错误继续交钱

  等被害人准备提现时却发现不成功,骗子继续以“银行卡等资料填写错误”等名义让继续交钱,为了贷款,被害人可能会继续交钱,等到发现不对劲的时候,骗子早已拿钱跑路了。

  警方提醒

  通过聊天软件向你推荐网络贷款的,涉及要求提供验证码或者银行卡密码的均是诈骗。

  任何网络贷款,放款前以缴纳各种费用,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

  申请贷款请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切勿轻信陌生好友、陌生电话、短信、网络广告。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将个人信息和验证码透露给他人。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gddt/content/post_1567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广告服务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