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资讯网!

法治资讯网

网站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智慧文化 > 家乡茶叶飘香时

家乡茶叶飘香时

发布时间:2024-05-02 来源: 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

  □梁德荣

  堂弟德贵从厦门过来,大老远地还带来了两盒茶叶。打开精致的包装盒,我蓦然发现,这两盒名为“千山”和“桃溪春”的绿茶,竟都是产自家乡武平的佳茗。不觉喜上眉梢,赶紧取水冲泡,须臾,氤氲茶香弥漫开来,撩拨着我的味蕾和思绪。未尝新茶心已醉,我的心飞回了家乡的崇山峻岭,那满山满坡绿油油的茶树,在我的眼前生机盎然地铺展开来了。

  此时的故乡,春阳浓烈,万山含黛,正是茶叶飘香时。

  最初对茶的记忆,是家里那只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大茶壶,每天,母亲总会朝里面加入自制的茶叶和沸水,供全家解渴之用。父亲有一只专用的大搪瓷缸子,还是他以前在部队当兵时留下的物件,虽然绿漆驳落,茶杯里四壁积满茶垢,父亲依然不舍得扔掉,像宝贝似地待着。家里还有个大竹筒,这也是专门装茶水用的。山里人上山、下田劳作,总会带上这样一只装满茶水的大竹筒,与日出而作日落不息的艰辛生活同出共进。家乡的人,世世代代离不开茶水,对茶有着一种长久积累下来的天然而特殊的感情。

  在我的家乡,还有一种特别的行善方式。为缓解行山人的焦渴和劳累,常常有人特意煮上一大锅的茶水,然后挑上山去,放在山道旁的茅棚里。人们经过时,可自行随意饮用。我上高中时,每周都要步行30里从家里去学校,翻过那座叫蛇头山的大山时,就没少喝过不知何人放置在山顶上的茶水。那一桶一碗,那用大锅煮出来的茶水,都来自粗糙的农家土屋,称不上精品佳茗。然而,在喝过不知多少天南地北的名茶之后,我最记得的,还是那些清亮亮摆在路边无人照看任人饮用的大桶茶水。

  我的家在闽西山区,山高土厚,溪河交错,栖云养雾,气候温润,林木葱郁,特别适合茶叶生长。因此,不仅山上长着野茶树,家家户户还会种茶、采茶、炒茶。房前屋后、地角田头,到处都看得到茶树。每当茶树绽开嫩嫩的新绿,就是人们高兴的时候,大家知道,又要忙着上山采茶了。

  童年时,我常跟着祖母、母亲在自家茶园采茶,当过并不怎么勤劳的采茶小男孩。采茶是个辛苦活,常常一摘就是一整天。祖母老了,腰腿都有毛病。每当上山采茶时,不但要背上一竹筒的茶水,还要随身带上一只板凳,在茶树旁边坐着摘茶,倒也轻松不少。

  一篓篓青翠碧绿的叶子采回家后,平时做饭做菜的铁锅,刷得干干净净,便成了炒茶的工具。木柴烧旺了,火势大小都被控制得恰到好处。祖母或者母亲的手,一遍遍地翻着、炒着、揉着,刚从山上采下来的茶叶,慢慢地褪了青色,最终成为墨绿色而干燥的茶叶,有细细的毛尖,也有粗枝大叶的茶梗,但一样都透出山茶的清香。我喝茶的习惯,就是从小时候起被亲人们培养出来的。从最初的牛一般的饮用,到慢慢地细品,竟是一天天地爱上了它。人生攸忽几十年,茶的滋味可说是越来越妙了。

  随着年龄日长,我对武平家乡茶的认识也在一天天地深入,原来种茶采茶并不只是我村子里的事情。武平梁野山周边地区,空气新鲜,好山好土好水,随便找块地方,就能种出好茶来。早在300年前的清康熙年间,武平炒绿茶中精品“高埔茶”,就以“香高、味醇、鲜爽、形美”的品质,享誉潮州、梅州、汀州等地方,并成为朝庭贡品。而后来开发出的“蕉礤茶”“古石塘茶”“腊石岽茶”,都成了地方历史名茶。父亲年轻时,常常和一群精壮的汉子一起,顺着汀江水道,用船只将家乡的木材、茶叶等物品远运到潮州、汕头等地,那时的商品经济十分落后,而那时的家乡茶叶,却已在这些地方声名远播了。

  茶叶飘香时,家乡人忙着采茶炒茶,久而久之,便出现了与茶有关的歌舞。“百花开放好春光,采茶姑娘满山岗。手提篮儿将茶采,片片采来片片香。采到东来采到西,采茶姑娘笑眯眯。茶树发芽青又青,一棵嫩芽一颗心。轻轻摘来轻采采,片片采来片片新。采满一筐又一筐,山前山后歌声响……”这就是采茶季节人们爱唱的采茶歌了。人们一边采茶,一边唱歌,悠扬的歌声在山上起起落落,那情景真是十分动人。

  除了唱采茶歌,闲暇时人们还会表演采茶灯,跳《采茶扑蝶》舞。同客家传统的龙灯、舞狮一样,表演《采茶扑蝶》多在农历新年、元宵期间、庙会、堂会踩街时进行。叮叮当当的锣鼓敲响,一队采茶舞女便翩然而至,花枝招展,浓妆艳抹,提着灯,拿着扇,在村中最大的晒谷场上展开表演。此时四周早已围满了兴高采烈的村民,那热闹的场景,让整个小山村都沸腾起来了。

  采茶灯舞年复一年地表演,人们对每段歌曲、每个动作都倒背如流了,但每次大家还是乐乐呵呵地去看,甚至跟着一起载歌载舞。那是一种洋溢在山村里真正的热闹和快乐啊!

  改革开放后,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平绿茶在传统基础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连续多年获奖。远销海内外,已成为福建著名的绿茶精品。家乡的茶,正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在茶叶飘香的季节,一杯来自家乡的清茗在手,仿佛置身于一派浓浓的春色里。我想念家乡的茶园,我看到了家乡的身影,是那么地亲切、富有活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fayuanwenyi_0422/420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资讯网 fz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3382908、010-56212745,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