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更需要“愈大愈惧,愈强愈恐”的态度,切不可在管党治党上有丝毫松懈;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出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意指国家领土越广大越感到恐惧,力量越强盛越感到害怕。这一篇章之所以取名“慎大”,目的也是提醒执政者在强大之时和胜利面前应当谨慎,不要忽视其中潜伏的败亡危险,只有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做到“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才能将胜利长久保持下去。
回顾历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两千多年间,发生过许多次朝代更替,没有哪一个政权不曾强大过,也没有哪一个政权甘心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在掌权之初,统治者大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国家呈现一派强盛景象,然而时间一长便逐渐丧失忧患意识,忘却创业初期的艰辛和苦难,不再保持谨慎和勤勉,最终难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正如民主人士黄炎培所形容的,“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历史上的政权,或政怠宦成,或人亡政息,或求荣取辱,总之是没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
在经历一番筚路蓝缕、血雨腥风之后,追求安逸享乐是人之常情,但对一个政党或国家而言,只有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才能避免陷入“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的境地。1944年是农历甲申年,毛泽东同志要求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延安整风文件印发全党学习,提醒干部“必须永远保持清醒与学习态度,万万不可冲昏头脑,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辙”;1945年,在著名的窑洞对话中,进一步提出通过民主之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在全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仍旧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论断,要求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考验。
环顾当今世界,各国政党都面临着自身建设的问题,百年大党更是“大有大的优势,大也有大的难处”。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丧失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干事创业精神不振、担当劲头不够。习近平总书记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告诫提出“四个不容易”,“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体现出我们党对治乱兴衰历史规律的深刻洞悉,体现出新时代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从历史兴替中得出的重要经验,也是治党治国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勇于自我革命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内一度出现的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坚决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作斗争,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我们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体向好,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更加需要拿出“愈大愈惧,愈强愈恐”的态度,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居安思危的忧患,勇于直面和解决自身问题,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不断加强自我修炼、自我改造,保持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尉承栋)